徐闯闯世界 ——一位挚爱母亲的亲述 鲍美琴 |
|
16.赴京参加“东亚区特奥领袖”高级演讲培训班 看台的大部分位子都被中国留学生和当地的华侨所占据,他们挥舞着中国国旗到场助威,许多人的脸颊上还贴有国旗的图案。每当双方球员有上乘的表现,他们都会高声喝彩。 比赛一开始,乌拉圭队的优势就很快表现出来,他们体格健壮,冲击力特别强。比赛不久,中国队的守门员就受伤了。换了新的守门员后,比赛继续进行。儿子后发上场,当时,我有些为他担心,怕他求胜心切而受伤,可后来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儿子的表现可圈可点:他拼抢积极,基本没有失误。比赛结束了,中国队虽经全力拼搏,仍以一球告负。 2004年3月中旬,在上海市特奥会的推荐下,徐闯接到了赴京参加“东亚区特奥领袖”高级演讲培训班的通知,培训班为期一周,由儿子的融合伙伴兼指导老师叶茂陪同前往。在开往北京的火车上,儿子老是问叶茂:“叶老师,我们这次到北京去干啥?”“刚才不是告诉过你了吗!是去参加演讲培训。”叶茂耐心地解释。“那究竟什么是演讲呢?”儿子不解地问。“演讲就是当着许多人的面讲许多许多的话。”“这还要培训呀?在学校我就当着许多同学的面讲过很多的话。”儿子自豪地说。“可我怎么没听说呢?”叶茂故意激他。“在学校我不是介绍过爱尔兰特奥运动会的情况吗?你不知道呀?”儿子急了。“那可不一样,这次演讲由专家进行评审,表现最好的人很可能被选为‘特奥全球信使’,有很多人竞争,你可不能掉以轻心呀!”叶茂叮嘱道。 “那‘特奥全球信使’是干啥的?”儿子又不解地问。“一旦当上‘特奥全球信使’就要到世界各国去进行特奥宣传。”叶茂如实告知。 “那我不要当‘特奥全球信使’。”儿子一口拒绝。“那是为什么呢?”“我不喜欢开会和演讲。”儿子干脆地回答。 “这可是特奥运动员的最高荣誉,难道你不想要吗?”叶茂趁机开导他。“噢,原来是这么回事,那让我考虑考虑。”“好吧,现在抓紧时间休息。到时候我叫你。”叶茂叮嘱道。 赴京之前,学校领导找叶茂谈过,所以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作为指导老师,他很清楚,这次培训对于徐闯来说,是一次十分严峻的考验,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熟悉我儿子的性格脾气,假如没有兴趣,他是怎么也做不好的。因此只有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他的潜能。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对于能否成功,叶茂始终没有把握。 来自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的10名特奥运动员参加了北京的此次培训,其中上海有2名。这是东亚地区举办的首次特奥运动员演讲培训班,在中国特奥会的关心下,各方面都很重视,做了周密的安排。 按照规定,每一位运动员必须上台演讲,内容涉及参加特奥运动的心得体会、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此外还要详细介绍自己的融合伙伴以及成长的经历。由专门的评审组根据每个演讲者的口齿清晰程度、演讲技巧和内容进行评分,最后再由全体特奥运动员投票,从中选出优胜者,并上报给国际特奥会。因此,名义上的演讲培训实际上很可能就是“特奥全球信使”的选拔赛。 “特奥全球信使”的称号每两年向世界各国的特奥运动员颁发一次,每届12名,反映了特奥运动的地域范围和影响力。称号获得者是特奥运动员中的佼佼者,也是最具说服力的特奥运动的代言人。 “特奥全球信使”将通过各种传媒手段向社会展现特奥运动员的良好形象,向公众和企业发表演说,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特奥运动,并为特奥筹集资金;同时,他们还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和比赛,展示其体育方面的能力和成绩。 “特奥全球信使”的选拔,也将激励更多的智障人士在参加特奥运动中重树信心,重塑自我,并真正享受特奥运动所带来的无穷魅力;同时,活动本身也呼唤整个社会对这个特殊群体的重视和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