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阳光特奥
 第A04版:阳光特奥
 第A05版:阳光特奥
 第A06版:体育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A15版:证券 ·服务指南
 第A16版:证券 · 投资者故事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国家艺术杂志 · 典藏鉴赏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 · 创意设计
 第B04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2007年10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蓝村路自行车棚为啥“零失窃”
塘桥派出所走出一条“靠广告养车棚”的新路子
潘高峰 盛国辉


  新车棚令人放心

  每天早上,家住浦东东绣路的小宋都要换乘2部地铁赶到浦西上班。因为家离地铁站有一段不长不短的路程,为赶时间,他总是先骑车到地铁站,将车停放在车站外,晚上回来再骑车回家。对于小宋来说,以前每天下班时最担心的,就是到了车站找不到自己的自行车——不到两年,他已失窃3辆自行车。

  今年8月1日起,一个自行车棚在轨道交通4号线蓝村路站外崭新亮相,让小宋等骑车来此换乘轨道交通的市民喜出望外:虽然每天要交5角停车费,但车棚有专人看管,安全系数大大增加,丢了车还能获得赔付。

  记者昨天从浦东警方获悉,这个由派出所和街道联手建立的自行车存放点,迄今仍保持着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零失窃”的纪录。

  议案转回自己手里

  蓝村路站客流量大,周边治安状况比较复杂。 “以前,几乎每天都能接到自行车被盗的报案”,塘桥派出所所长张宝忠告诉记者,“在地铁站周边,自行车乱停乱放,再加上无人看管,给盗车贼以可趁之机。”

  为此,今年1月浦东新区人代会上,身为区人大代表的张宝忠提出一份议案,建议在地铁站外建立由专人看管的自行车存放点,解决市民的后顾之忧。这的确是一个好提议,但操作起来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经过层层批转,这个议案竟然最后回到了张宝忠自己的手里。

  广告收入“养”车棚

  没人肯做就自己来做,张宝忠开始为此事奔波。他决定走一条“将非机动车停车点与户外广告相结合,调动社会资源加强非机动车管理”的新路,由广告公司出资修建、维护停车棚,街道聘用“4050”人员管理,派出所实施治安指导。

  今年2月起,市政、交警、城管等部门先后召开6次协调会,最终决定首个车棚建在蓝村路站旁空地上。塘桥街道专门招聘6名车辆管理员,每天分三班轮流管理。

  8月1日,停车棚正式运行。停车收费标准是自行车0.5元、助动车1元、摩托车2元。“收据分两联,一联交给车主,另一联夹在车上,两个号码一致,我才让他取车。”车辆管理员老张每次见到有人来取车,都会主动上前核对。塘桥街道表示,建停车棚既是一项便民举措,也有利于社会管理,街道将和公安等相关部门一起,争取在年内再建3个类似的停车棚,推广至塘桥地区的其他交通枢纽和超市卖场。

  本报记者 潘高峰 通讯员 盛国辉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