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阳光特奥
 第A04版:阳光特奥
 第A05版:阳光特奥
 第A06版:体育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A15版:证券 ·服务指南
 第A16版:证券 · 投资者故事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国家艺术杂志 · 典藏鉴赏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 · 创意设计
 第B04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2007年10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炼钢”成了“绕指柔”
——机场警方为各国特奥运动员提供细致服务
盛黎华 袁玮


  击掌,碰拳,一声“hello”……信任、祝福、友谊,就这么在特奥运动员和警察之间油然而生。人性关怀,细节落实,近9000名特奥代表团成员在上海空港享受到了机场警方细致体贴的服务。

  外语现学现用

  脸上满是笑意,语调沉稳,接受运动员热情拥抱……空港卫士们一改以往大型安保工作中严肃、果敢的硬汉形象,受到了特奥运动员们的欢迎,不时有人主动上前要求合影。

  一名10多岁的外国小运动员从下飞机开始,就对随队的警察特别有好感。合影时,他比划着指向“大盖帽”,警察会意地把帽子扣到了他头上,戴着警帽的男孩和他那忽闪的大眼睛,就这样被镜头定格下来。

  在与志愿者的多日接触中,警察们新学了几个小语种国家打招呼的语言和方式,接待运动员时正好露上一手。“撒瓦第卡!”(泰语你好)。接到泰国团,警察试着用才学会的泰语问好,立刻引来了不少运动员双手合十,回上一句“撒瓦第卡”,相互间立刻亲近不少。

  保障措施缜密

  第一天接到运动员时,空港警察就发现几乎每个团队都有运动员在长时间空中旅行后,下机出现头晕、呕吐现象。于是注意观察运动员健康状况、呼叫保健医生,成了警察对自己的工作要求。

  9月28日下午运动员到达最高峰,短短4个小时就有42个团、1990位运动员到达,而当时同样也是机场普通航班的高峰到达时段,候机楼和运动员注册中心有限的空间显得有些拥挤。警察立刻采取紧急方案,在打好各个团组之间接团时间差外,候机楼内的运动员也迅速被分散到空旷区域,既让运动员下飞机后能及时调整好,也为其他旅客正常出关提供了方便。注册中心也及时增派警力,全力保障现场秩序。

  为防止个别马虎运动员的随身物品在卫生间内遗忘,警方特意与保洁公司联系,要求每次运动员离开卫生间后,必须检查是否有遗忘物。竟然还真捡到1本护照、2件外套,都及时还给了运动员。

  改用耳麦通话

  在上海空港,常会看到警察通过耳麦对话。这是机场警方的一项新措施。他们担心过分嘈杂的对讲机环境,会妨碍特奥运动员的正常休息,所以分局规定执勤警察一律使用耳麦。电台的高频率对讲,连续使用一二个小时就会让人耳朵生疼,甚至出现耳鸣,更别说一整天的不间断使用。为了运动员的正常休息,警察们都默默地克服着不适。

  警察每天的保障工作,常常一出去就是近10个小时,连水也常喝不上一口。执委会在空港现场提供运动员用水,却没有一位警察上前要过一瓶。大伙儿说,这是给运动员的,我们就忍一下吧。

  通讯员 盛黎华 本报记者 袁玮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