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阳光特奥
 第A04版:阳光特奥
 第A05版:阳光特奥
 第A06版:体育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A15版:证券 ·服务指南
 第A16版:证券 · 投资者故事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国家艺术杂志 · 典藏鉴赏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 · 创意设计
 第B04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2007年10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码头工人”齐唱《纤夫的爱》
——记特奥会帆船比赛志愿者
陶邢莹


  服务本届特奥会帆船比赛的大学生志愿者,这几天在上海水上运动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帮助运动员升降帆、拖船,累得满头大汗,却忙得快乐充实。

  昨天傍晚,志愿者在拖一条帆船上岸时,由于西班牙运动员加西娅没有将舵放稳,船一下子倾斜了,水差点倒灌进去。马上一边有人提醒,“慢点,慢点,注意保护运动员,不要翻了船。”一边又有人主动安慰加西娅。这时,加西娅惊慌地喊叫起来,上海政法学院的张俊超二话不说,一下抱起加西娅,大步走上岸。顿时,全场响起一片掌声,加西娅双颊绯红,结结巴巴地轻声说了句:“Thank you。”不知是谁,带头唱起了《纤夫的爱》。

  担任帆船比赛的志愿者,简直就是“码头工人”。22名男生志愿者,每天在太阳下暴晒10小时,个个成了小“乌贼鱼”,还有人脱皮。卷起裤管,不停地下水、上岸,再下水、上岸,还要饱受蚊虫叮咬,不少人生了脚癣。5个比赛日,每天有44条船上下岸,每条船由6名志愿者负责拖,平均每人拖船近15次,若是遇上风力变大,帆船可能会临时上岸休赛,这样,每人每天可能要拖30次以上还不止。这还不包括平时的自由训练,因此,志愿者必须时刻待命。由于比赛时间机动,大家没有固定的午饭时间,每天都是匆匆吃几口“麦当劳”。

  苦归苦,但昨日的淀山湖畔笑声阵阵。当初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时,没人料到自己干的是体力活,但不少人表示,“在所有比赛项目中,帆船比赛视野最开阔。看运动员用宽广的胸怀挑战大自然,我们的心情也格外舒畅,不觉得累了。”

  本报记者 陶邢莹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