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由期待超越《红楼梦》作品出现 ——十七大代表二月河谈和谐社会与文学创作 应妮 |
|
一位以写作“帝王”小说系列闻名的作家连续当选三届全国党代会的代表。他,就是二月河。在中共十七大代表的名单上,他的真名叫凌解放。 问二月河为何能连续当选全国党代会代表,他想了想后说:“我是从南阳走出去的,这里的同志们觉得我值得信任吧,再加上我有一点小名气。” 事实上,二月河并没有说到点子上。近几年来,他以各种方式扶贫,累计捐款达一百多万元人民币,而他捐款也有“三不”原则:不指定具体单位、不指定个人、不张扬宣传。他认定的文人传统观念是:“和谐社会,匹夫有责”。 这位写过康熙、雍正、乾隆等封建皇帝的作家直言,历史上的很多现象如今都可以从中受到启示,“要取消过去的‘阶级成分论’”,二月河呼吁。“我们不能过分迷信GDP”,二月河举例说,唐代开元年间中国的GDP位居世界第一,可是没多久就发生了“天宝之乱”;乾隆时期的GDP仍是世界第一,几十年之后就发生了鸦片战争,中国经历了从精神到物质的全面溃败和蜕变。 “凡在中国历史上对民族团结、中华统一有所贡献的,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帝王,就值得我们去歌颂,”这位写了多位皇帝的作家,似乎时刻都不忘为他笔下的人物“翻案”,“构建和谐社会,就应该对封建社会有全面了解,而非全面批判。我的作品是基于历史大格局的真实,而不拘泥于历史中某一事件的真实。”这也是作家在写作中处理“历史真实性”与“艺术真实性”的基本原则。 论及当今建设和谐社会,二月河有些激动,他说,今天的党和政府,亲民务实,提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是非常及时和具有前瞻性的。和谐比稳定、比和平高一层次。和谐,是面和,更是心和。他认为,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中国延续、传承了完整的历史文明,就是因为一脉相承的中国历史文化是一种比较先进的传统文化。和谐社会理念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今中国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 “盛世中必然会出现好作品,所以我们现在可以期待能超越《红楼梦》的作品出现”,“尽管这带有很大的机遇性。”他补充道。 应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