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阳光特奥
 第A04版:阳光特奥
 第A05版:阳光特奥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特刊
 第A16版:连 载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音乐舞蹈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09版:求职
 第B10版:求职· 招聘·培训
 第B11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B1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13版:求职· 移民·培训
 第B14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15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16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17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18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19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10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赵耀民与喜剧
——读《赵耀民戏剧杂谈》
蒋星煜


  改革开放以来,赵耀民是上海乃至全国主要的青年话剧作家之一,在德国、美国、埃及等欧美、非洲诸国也有较广泛的影响。

  本来,我对赵耀民一无所知,由于黄佐临的推荐,我观看了他的《闹钟》。被他剧作中蕴藏的哲理所吸引,又主动观看了他的《午夜心情》和《良辰美景》,觉得更像是参透世故人情的老人所写,有些惊奇。

  现在翻开《赵耀民戏剧杂谈》,我对他这一个人,对他所写的戏有了较具体的了解。

  赵耀民写了较多的喜剧,而且都是很不轻松的喜剧。走出剧场时,脚步竟十分沉重。原因何在呢?他在一篇文章里说:“作家们从悲剧情感和情结中超脱出来,将之喜剧化。”我认为他本人就是这样的剧作家。

  他对陈白尘、黄佐临两位恩师的深厚感情,决不仅仅感激恩师教导了他的写喜剧的才能,更主要是陈白尘、黄佐临两位恩师对生活、对艺术的严肃认真的态度,也使他受到教益。

  赵耀民写了三篇关于《闹钟》的文章,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正是黄佐临在剧本后面写了“很好的喜剧,但演员要整齐,演好了可令人落泪……”这几行字,才使这个很好的喜剧绝处逢生,否则早被否定了。

  现在某种形式的以方言制造笑料的小品十分流行,赵耀民也没有反对,他觉得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假使没有取材现实生活的针砭时弊的喜剧,只有这种小品,未免是一种缺憾。我也颇有同感。

  有关话剧的著作,较多的是泛泛而谈的类似散装的概论,或者无关痛痒的毫无史料价值的回忆录,像赵耀民这样言之有物的是极少数。董健写的序文言辞犀利,题为《跪着献艺与站着演戏》,就不同凡响也。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