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阳光特奥
 第A04版:阳光特奥
 第A05版:阳光特奥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特刊
 第A16版:连 载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音乐舞蹈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09版:求职
 第B10版:求职· 招聘·培训
 第B11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B1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13版:求职· 移民·培训
 第B14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15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16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17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18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19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10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每一次进攻加油呐喊

邵宁


  10月5日上午,复旦大学正大体育馆内正在举行荷兰队与也门队的手球比赛。荷兰队一出场,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原来,嘉宾席上出现了一支由中老年人组成的啦啦队。他们穿着印有国家名字的T恤,头戴极具荷兰特色的帽子,大幅国旗悬挂在栏杆上,特别引人注目。这些人有的是荷兰运动员的家属,有的则是代表团的领队,一行虽然只有十余人,但可谓气势逼人。比赛中的每次进攻突破,他们都拼命加油呐喊,进球的一瞬间,大家跳离座位,接连响起就是一声高过一声的喝彩,让观众深深感受到他们的热情与奔放。当看到运动员比赛中出现失误时,他们用掌声鼓励孩子。

  同时,尽管也门队在比赛中表现不佳,坐在嘉宾席中的也门代表团团长仍一次次将飞吻抛向努力拼搏比赛的也门小伙子,给他们鼓励和加油。

  本报记者  邵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