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鼓励别逼他,妈妈告诉不自信的宝宝—— 不得第一,天也不会塌下来 |
|
问:女儿参加游泳比赛,眼看就要比了,却临阵退缩,哭着要回家。问她为什么不比了,她的理由是:害怕得不了第一名。女儿原来就比较内向,对于从没玩过的游戏,很少主动参与,就连从没看过的动画片,也不主动要求看。为了让她胆大,我们想了不少办法,却没办法让女儿自信起来。 之仪妈妈:我女儿也一样会怯场。前一段时间,幼儿园举行钢琴汇报演出,老师觉得之仪弹得好,就把她安排在压轴表演。前一天晚上,她害怕了,说肚子疼不想去。后来,我们鼓励她,说她能行的:像动画人物朵拉一样,“We did it!”鼓励她向朵拉学习。演出的当天早上,之仪的发挥还很差,但是上台以后一下子就很好了。我们还录像了,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就用这段经历来鼓励她。之仪的胆子也比较小,比如充气弹跳游乐场的塔楼,她不敢爬。我和她爸爸就鼓励她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勇于尝试。我觉得小孩子也希望自己有成就感,要不断鼓励她,但不要要求太高,只要她敢于上台就可以了。自信就是这样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欣桐妈妈:小孩子害怕失败,其实大人又何尝不是呢?面对比赛,她退缩了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告诉宝宝,不要跟别人比,不要太在乎第一名,只要和自己比,每天都有进步就是最好的。是不是那位妈妈平时对孩子要求过高,让她做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无形中让孩子承受了巨大压力?我女儿欣桐在学舞蹈,做不来一个叫“小元宝”的基本动作,就消极抵抗,站在旁边看不再跟着做。我做了很多思想工作,还每天帮她一起练,极大地肯定她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她克服困难,是父母的职责之一,但是绝不能勉强她,鼓励一下,如果她仍然不肯,就算了,千万不要逼孩子。我的观点是: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得不了第一,仍然可以做一个成功的孩子,快乐的孩子。父母也不要过早给孩子扣上“不自信”的帽子,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勇气参加比赛,也许就不会太在意她的退出了。 鲁直妈妈:首先,有这种心理和举动的孩子可能天生就要追求完美,平时做事往往尽心尽力,应该肯定。但是孩子可能会活得比较辛苦。作为家长,平时要若无其事地给孩子减压,尽量在谈笑间用暗示的办法告诉孩子: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家长也很看重那个第一名,那样孩子的负担会更重。如果孩子执意不肯去比赛,那就告诉他:人家比你还要害怕,只是装作不害怕罢了。千万不要被别人的表象蒙骗,以此激发孩子的斗志。实在不行就放弃,告诉他不参赛天塌不下来,得不了第一,天也塌不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