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阳光特奥
 第A06版:阳光特奥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 广 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科教卫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10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奥志愿者当年目睹亲人获得关爱,今天参加服务报答社会
妈妈当志愿者,还家人一个心愿

郭剑烽 范小锋 宋天生


  本报讯(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范小锋 宋天生)今天上午7时不到,东华大学沈岚来到洋洋显达大酒店,接送坦桑尼亚足球队守门员哈雷斯。这个从小耳濡目染残疾亲人受到社会关爱而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是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的。普陀区志愿者服务部的负责人王美芬告诉记者,像她一样出于“还愿报恩”目的的,在特奥会志愿者中为数众多。

  谢雅萍:报答社会也是女儿的心愿

  记者了解到,普陀区1031名特奥志愿者,都是从学校、企业、机关、社区报名参加的,从18岁到53岁的都有。

  “我的女儿就是在社会各界关爱资助下,摆脱白血病的魔掌,康复后考上大学的。”家住长征银开社区的谢雅萍坚持要当志愿者就是为了“感恩关爱,报答社会”。现在,她的家庭生活已经步入正轨。“当时全靠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帮忙联系医院医生,才会有我女儿的今天。”她哽咽道,妈妈能加入志愿者行列,也是女儿的心愿。上大学的女儿国庆期间回来本想与妈妈团聚,但现在除晚上外,白天连妈妈的人影都见不到,“因为特奥运动员需要她”。她的女儿昨天在电话中向记者透露:“妈妈当特奥志愿者,也还了我们全家的一个心愿。”

  黄丽:为人指路对我有特别的意义

  与谢雅萍一样,今天,沈岚、黄丽等一批“感恩志愿者”分别来到宾馆、体育馆。他们有的担任信息服务台的咨询员,有的是陪护员,有的做场馆捡球员、清扫员等。

  教化学的黄丽老师是真如中学唯一被选中的幸运儿。她的任务是要在最短时间内提供问询服务,准确指点特奥人员到宾馆、场馆和其他地方。提供场馆、赛事、活动、交通等相关信息,首先要求志愿者自己是一名熟练的向导。“为人指路对我来说有特别的意义。”她告诉记者,她爸爸是聋哑人,讲话功能受到限制,出门在外问路成了最困难的事。这两天,当他听说女儿是一名信息向导后非常高兴,今天上午硬要跟来看看女儿“怎样用电脑为人指路”,结果半路被女儿“撵”了回去。昨天, 黄老师仅用了三四分钟,就为一名美国代表团工作人员指明了两条去豫园的路线。她把这事回家一说,爸爸立即竖起大拇指。“没什么了不起的,不像你们当年,现在是网络信息化时代,指路用不着开口。”她自豪地说。

  沈岚:关心更多像舅舅那样的人

  而陪伴坦桑尼亚足球运动员哈雷斯训练的沈岚,从小看到患脑膜炎的小舅舅在里弄志愿者的关心帮助下逐渐开朗起来。“要像志愿者那样,关心更多像舅舅那样的人”,成了这位大学生报名入队的理由。她不但要为哈雷斯捡球,还替他看管衣服、拎包,发现他汗流浃背,更是擦汗递水。“哈雷斯就像我的家人。”几天来的接触,她深切感受到特奥运动员的淳朴善良。

  “与其说是我为他服务,还不如讲是他们每天感动着我。”现在,无论到什么地方,如果没有看到沈岚,哈雷斯就会边嚷边叫,有什么好玩好吃的,他也会第一个想到这个小姐姐。“感恩之心始终洋溢在特奥会的赛场内外,我们每天都处在温暖之中。”王美芬感慨道。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