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阳光特奥
 第A18版:阳光特奥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法治视窗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10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展品由居民捐献 解说由居民担当
南京建首家社区历史博物馆

朱霞欢 黄红芳


  本报讯 南京石头城社区历史文化博物馆日前正式对外免费开放。据悉,这是全国首家社区历史博物馆。博物馆陈列的近200件物品都是社区居民自发捐献的,有南朝时的耕具,明代的马桶,各年代的结婚证,还有日军投降遗留物。

  社区博物馆面积不大,只有90多平方米,就设在鼓楼区石头城新村。由于物品都由社区居民捐献,开馆当天,这些热心居民还自告奋勇来博物馆当起了解说。只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向参观者介绍:“这是我老母亲生前穿过的毛衣,你们仔细看,里面至少有5种颜色,是几件旧毛衣拼起来的。”老人叫沈德炎,今年84岁,打小就住在石头城,听说社区办博物馆,特意送来了自己的宝贝,除了这件“五色毛线衣”,还有母亲保留的新中国成立后不同年代的8张选民证。沈德炎还给社区博物馆送来了一张珍贵的照片——共和国周岁时拍摄的南京市政府的“全家福”。在展馆的东南角,展示着各个时期的结婚证,有民国时期色彩艳丽充满喜气的特大结婚证,也有解放后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结婚证。听说社区办博物馆,居民施松琴还特地将家里正在使用的60多年前的盐罐子洗净了送来。

  在“沧桑巨变”展区,66岁的退休教师华春银向参观者介绍:“我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石头城。奶奶小时候石头城就只有15户人家。周围到处是芦苇,鬼脸城下都是坟墓,特别荒凉。我小时候家里经常淹水,一旦发现外面有水进屋,哪怕晚上,全家人都要起来站在地板上,不然整个地板就会漂起来。就是5年前,进出石头城的路还非常窄,一下雨自行车都打滑。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风景区……”看着今昔对比鲜明的照片,华春银言语中充满了自豪。(朱霞欢 黄红芳)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