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专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阳光特奥
 第A18版:阳光特奥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上海人家
 第A22版:法治视窗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 · 汽车科技
 第B13版:汽车 · 车情车趣
 第B14版:汽车 · 车情车趣
 第B15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24版:求职· 职场动态
  
2007年10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征收拥堵费的“资格”

杨凤霞


  据报道,近日国内多座城市传出拟征收拥堵费的消息。如深圳市年底前将完成中心城区等交通拥挤区域车辆收费系统的技术方案论证,并择机出台。拟在中心城区征收车辆交通拥堵费,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近年来,国内要打收取拥堵费主意的城市可实在是不在少数了,北京、广州、南京、杭州等地都传出过类似的消息。

  也是!看看现在国际上收取拥堵费的那些城市,新加坡、伦敦、罗马等,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国际大都市?而且据说开始收费后确实效果显著,如首创者新加坡,收费后高峰时交通量下降了45%,车辆平均时速从18公里增加到35公里;再如伦敦,收费后中心交通流量减少了16%,车辆平均时速从13公里提高到了17公里,市民等待公交车的时间缩短了60%。但拥堵费绝对不是谁想收就可以收的,更不是谁收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的。因为想开收交通拥堵费,你必须够格才行。 

  第一,你必须将公车降到最低限度。众所周知,公车姓公,所以,不论是你收多高的拥堵费,他们都是不可能在乎的。深圳提高了城市中心区的停车费并没收到什么“解堵”的效果这也是原因之一。也就是说,经济杠杆对公车根本就没有意义。而以上那些收到良好效果的城市,哪一个像咱们这里公车遍地都是了?虽然现在的私家车是越来越多了。但这么做带来的严重不公平怎么解释?引发社会矛盾如何解决?

  第二,公共交通必须满足要求而且得廉价。政府收取拥堵费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少开车上路,而不是为了发财,而这也就引出了方便公众出行的问题。但现在国内哪座城市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的公共交通系统已经让公众满意了?就算是公共交通相对比较发达的地方,公众对公交票价满意吗?如果公共交通的票价过高,人家还不如开着私家车上路呢。

  第三,要有先进的硬件系统。收取拥堵费需要的是不停车收费,如果停车收费的话,那必将使收取拥堵费的效果大打折扣。但目前咱们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不停车收费吗?前一阶段交强险要实行“双挂钩”的流产,其中的原因之一不就是在车辆管理方面的相应平台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吗?

  不能说我们的城市就不可以收取拥堵费,但想收取拥堵费确是必须够条件才成。而仅仅以上三点,我们的哪个城市够格了?  

  杨凤霞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