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专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阳光特奥
 第A18版:阳光特奥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上海人家
 第A22版:法治视窗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 · 汽车科技
 第B13版:汽车 · 车情车趣
 第B14版:汽车 · 车情车趣
 第B15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24版:求职· 职场动态
  
2007年10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司辞退怀孕女工 一审败诉被判补偿

郭剑烽 万剑峰


  本报讯(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万剑峰)女职工在怀孕生产期间遭到辞退,公司还拒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费,一场劳动争议纠纷最终诉至法庭。日前,奉贤区法院一审判决公司败诉。

  2004年2月9日,26岁的李小姐应聘到本市一家贸易公司工作。2005年1月5日双方续订了劳动合同,期限至当年年底。近两年的工作使李小姐与公司感到比较满意,双方即于2006年2月10日再次将劳动合同延长一年。其间,由于工作出色,李小姐被聘为采购部副经理,每月工资标准为人民币2000元。

  2006年4月,李小姐怀孕,11月初感到身体不适,即向公司请产假。今年1月26日,李小姐在医院分娩。4月2日,李小姐休完产假回公司上班。令李小姐想不到的是,4月18日,她收到了公司邮寄的退工单。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李小姐向奉贤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作出裁决,要求公司一次性支付李小姐住院费1435元及3个月工资收入的经济补偿金6000元。公司对此不服,向奉贤区法院提起诉讼。

  庭审中,贸易公司认为,2006年11月1日起,被告李小姐因怀孕不再到公司上班,双方的劳动关系实际已经解除,况且年底公司已按规定邮寄退工单给李小姐,因此不服仲裁裁决,不同意支付医疗费和经济补偿金。而被告李小姐则辩称,自己请产假得到了公司的允许。根据规定,公司应支付3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奉贤区法院审理后认为,原、被告双方的劳动合同虽然签订至2006年12月31日,但在劳动合同期间,被告李小姐因怀孕、产期、哺乳的原因,从2006年11月1日起休假至2007年4月2日,原告贸易公司理应根据《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的有关规定,将李小姐的劳动期限顺延至哺乳期结束。公司在李小姐的怀孕期内以劳动合同已到期为由出具退工单,系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关于女职工在怀孕期、产期、哺乳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公司应按照规定支付其3个月工资收入的经济补偿金6000元。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