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专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阳光特奥
 第A18版:阳光特奥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上海人家
 第A22版:法治视窗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 · 汽车科技
 第B13版:汽车 · 车情车趣
 第B14版:汽车 · 车情车趣
 第B15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24版:求职· 职场动态
  
2007年10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半个花都陷入黑暗,生命之光却因此大放异彩。我们为一位落难公民在政府庇护下的安然无恙而深感欣慰,但同时我们也希望,对于生命的尊重能更多地体现在风平浪静时,这才是真正有责任心,也是社会代价最小的良策 
停电救人让生命更显尊严

新京报


    10月7日下午5时许,广州市花都区一名精神恍惚的妇女,爬上了一座高压电塔,由于救援受阻,晚10时10分左右,花都区决定停电救人。广州供电局随即启动应急预案,当地电视台迅速播放了紧急停电的通知,通讯部门还向花都手机用户发送了停电短信。最终,该女子顺利被救下(文见昨日本版)。

  不难想象,对广州这样一个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而言,大面积停电意味着什么。然而,更要想到,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虽然巨大,可面对危急关头的生命,这一切都可以放弃,“公共利益”固有泰山之重,可有时它在面对个体生命危难时,便如鸿毛之轻。

  “花都停电救人”向人们阐释了何为“以人为本”,何为“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的第一要义,就是以人的生命为本,且生命无个体之别,无论官员与平民、白领与农民工、病人与健康人、老人与年轻人。有网友说,爬上塔的女人是精神病,死不足惜。可就算是精神病人,她的生命也和你我一样珍贵;“生命至上”,即世俗的价值、物的价值永远应低首于生命之下,为挽救生命,付出再昂贵的代价也不应惜。有人质疑,一个女人“绑架”了一个城市,实在不该花如此代价拯救。然而,经济损失可以弥补,城市生活受影响可以恢复,一个人的生命却不可重来。

  在中国封建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人命往往是轻贱的,不管是江山社稷、纲常礼教,还是家法族规,都可以某种冠冕堂皇的名义“正当”地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包容他人、珍惜生命依然是社会急需的道德资源。现实中,见死不救等各种漠视生命的现象还不时出现。

  那么,如何改变对生命的漠视?这需要民间的自救,更需要政府的教化。要想民众学会尊重生命,政府必须先将生命置于崇高的地位。犹太民族有一句古训:“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全世界。”一个活下来的生命会在全社会产生涟漪效应,那个电塔上救人的事例,它代表着一个政府尊重生命的范本。相反,若一个生命可以被轻易牺牲放弃,甚至被粗暴地伤害,那将是一种极其恶劣的示范,它的不良影响,也必将伤及整个社会。

  半个花都陷入黑暗,生命之光却因此大放异彩。我们为一位落难公民在政府庇护下的安然无恙而深感欣慰,但同时我们也希望,对于生命的尊重能更多地体现在风平浪静时,这才是真正有责任心,也是社会代价最小的良策。  新京报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