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闯闯世界 ——一位挚爱母亲的亲述 鲍美琴 |
|
21.没有“闯”劲,也就没有儿子的今天 布什总统盛赞尤尼丝·肯尼迪·施莱佛女士“开创了一个迄今以来最伟大的运动,给无数人带来了欢乐和尊严……” 相比之下,施莱佛女士的发言更能打动人心,她的话显然经过了反复斟酌:“我今晚所享受的荣耀应归功于那场改变世界智障人士命运的运动,它是从一个村庄延伸到另一个村庄、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从一种观点演变到另一种观点而逐渐形成的。当我们从梦中醒来时,千万不要忘记世界上还有1.93亿智障人士,不要忘记他们至今还没有摆脱受歧视和受压制的状态……” 晚宴正式开始。大家纷纷起立,高举酒杯,祝老妇人生日快乐,长命百岁。 晚宴结束时,布什总统夫妇起身,准备去东厅观看演出,正巧经过我们的餐桌。 “闯闯,快起立!”我赶紧推了儿子一下。“干吗?”他没有领会我的意图。“邀请总统参加2007年的上海特奥运动会呀!”“噢,可英文怎么说呢?”儿子有些慌张。“就讲那句练了很长时间的话。”“知道了。” 儿子和我朝布什总统走去。“I am global messenger.Welcome to Shanghai,China,in 2007.(我是全球信使,欢迎来上海参加2007年特奥运动会。)”他大声地说。布什总统先是一怔,然后大声笑了起来。他有力地和儿子握手,点头表示赞许。 这时,我上前简单地作了自我介绍,然后邀请布什总统和我们一起合影。总统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总统在中间,我和儿子在两边,还有容德根主席的太太,我们四个人站成一排,国际特奥东亚区主席容德根博士及时按下了快门。 向布什总统道谢后,我们返回自己的座位。忽然,一个熟悉的人影闪过,是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此前,儿子在上海的一次重要活动上曾经和他交谈过,在白宫见到老朋友,自然应该打招呼。儿子先是一声“哈罗”,然后上前和他握手。施瓦辛格认出了儿子,高兴地搂住他的肩膀并一起合影。分手时,儿子没有忘记用英语邀请州长——2007年来上海参加世界特奥运动会。 在晚会即将结束时,我和儿子虔诚地来到特奥创始人尤尼丝·肯尼迪·施莱佛女士面前,“Happy birthday to you!”我们用英语向她表示生日祝贺。我们和施莱佛夫人在国际国内有过多次接触,老太太一眼就认出了我俩,显得特别激动,拉着我俩的手问长问短,十分亲热。 面对这位慈祥和蔼的白发老人,我的眼眶湿润了,心里突然涌出许多话想向她倾诉,可想想又没说出口。一是英语还不是十分流利,二是怕她老人家太劳累,毕竟她已经那么大岁数,坐在那已经好几个小时了。 老人好像猜到了我的心思,忙招呼摄影师来拍照。于是,我的照相簿里又多了一张和这位伟大妇女的珍贵相片。 对这位享有盛名的老人,我始终怀着敬佩和感激之情。正是她,尤尼丝·肯尼迪·施莱佛,正是这位充满爱心的美国妇女在全球刮起的一阵强劲的“特奥助你成长”的博爱春风,才使得无数智障青少年重新焕发了青春的活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正如施莱佛夫人所说的“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如今的这份“博爱”、这份传播爱心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关心、参与特奥的人们的手里,交到了包括儿子在内的所有特奥运动员的手里,继续她几十年来还未完成的伟大事业! 步出白宫,天色已晚。只觉凉风拂面,让人神清气爽。儿子依然情绪亢奋,嘴里不断地说:要把整晚的所见所闻都讲给父亲和好婆听,还要告诉老师和同学。 如今,儿子已经是安利公司的正式员工了,在公司行政部担任行政助理。 儿子一个接一个的成功都是他大胆“闯”出来的结果,没有“闯”劲,也就没有儿子的今天!看着他每天早九晚五忙碌的身影,我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 * * * * * * * * * * * * * * * * * 明起连载小说《白雪皑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