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东方美食之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专访江苏省淮安市委书记丁解民 |
| ||
| ||
| ||
| ||
| ||
| ||
|
“一年开一宴,年年味不同”,作为传统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江苏淮安,以举办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为契机,在致力于挖掘、弘扬淮扬菜美食文化,在给世人呈上一道又一道美食、文化大餐的同时,以“美食”为媒,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平台,正以其又好又快的发展吸引着人们关注的目光。 作为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上海美食周”暨淮安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将盛大“开宴”。日前,淮安市委书记丁解民接受了本报的专访。 美食文化与运河文化相映生辉 专访还是从淮扬菜说起。丁解民指出,淮扬菜是一道“和谐”菜。因为淮安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淮河秦岭一线的古淮河之滨,气候温和,物产丰饶,素称“居天下之中”、“扼漕运之冲”。淮安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有“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美誉。南北朝纷争时期,这里“南必得而后进取有资,北必得而后饷运无阻”。隋唐宋时期,漕运发展迅速,淮安设有淮南转运使署,商旅辐辏,城市繁荣。明清时期,漕运达于鼎盛,淮安是明清两朝督理漕运的最高军政机构——漕运总督的驻节之地,同时,也是河道总督的驻节地,“南船北马,舍舟登陆”。历经明、清时期500年的经营和发展,淮安城市也逐步达于鼎盛,清朝康乾盛世时淮安的人口已经超过50万,经济文化十分发达,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中国大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从隋唐到明清,一直是我国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储备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淮北食盐集散中心,明清时的河道总督府和漕运总督府就设在淮安,这一切奠定了淮安“运河之都”的地位。 正是由于水运通达、经济繁荣、气候温和、物产丰饶,历经千百年的兼融、创新,逐渐形成今天的淮扬菜。淮扬菜的显著特点在于讲究选料和前期加工,讲究刀工的合理运用,讲究火候的恰到好处,讲究调味的和合多变,讲究菜式的丰富多彩,色、香、味、形、器、意自成一体,浑然天成,现存于世的淮安名菜名点有1300余种,其中属于淮安地区首创独创的在400种以上,因此淮扬菜是一道名副其实的“和谐”菜。 四方来宾共享太平盛筵 “上下一心谓之‘和’,步调一致谓之‘谐’,我们正在举办的2007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主题就是‘和谐淮安、幸福家园’”丁解民说,遵循“繁荣文化、发展经济、娱乐百姓、凝聚人心”的办节宗旨,淮扬菜美食文化节一年比一年精彩,已经成为中国知名的节会品牌,成为淮安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美食节给淮安百姓带来了丰厚的“实惠”: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市容环境美丽清新,古老城市焕发新的魅力,百姓深感宜业宜居;淮安美景美食美名远播,旅游经济受到强势拉动,全市景区景点接待游客量激增,宾馆饭店经营红火,不仅给商业服务企业创造商机,连从事街头小吃经营的业主们都增加了收入。淮扬菜美食文化节依靠群众、贴近群众办节,已经成为淮安老百姓一年一度尽情享受的文化娱乐盛宴,怎能不受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事实证明,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在淮安,每年都有大量的群众为办好美食节献计献策,如今年的“和谐淮安”欢乐大巡游、民间收藏品展示鉴赏等活动,群众既可参与街头文艺演出,又可登堂入室参加高雅文化活动。同时,通过美食节的举办,进一步挖掘、弘扬淮安人民的优秀传统道德,培育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可以说,和谐淮安是淮扬菜“和谐”内涵的传承和体现。 “五张名片”扬天下 淮安有“五张名片”,已经随着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的连年举办而名扬四海。“五张名片”分别是文化名城,淮安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境内有著名的青莲岗文化遗址、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吴承恩故居等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和纯朴自然的山水风光;名人故里,淮安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历史上先后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著名京剧艺术大师王瑶卿、周信芳、宋长荣,著名导演谢铁骊,著名作家陈白尘、吴强、陈登科、袁鹰、张贤亮等。特别是一代伟人、伟大的政治家周恩来就诞生在淮安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并且在淮安生活了12个春秋;运河之都,千古流淌的大运河现在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水运功能;美食之乡,作为淮扬菜的重要发源地,2002年淮安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淮扬菜之乡,已连续6年成功举办淮扬菜美食文化节,弘扬了博大精深的淮扬菜美食文化;生态家园,淮安自然资源丰富,人们称之为淮上江南,境内有洪泽湖、白马湖等,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21.5%,城市绿化率已经达到了39.2%。 美食为媒,对接上海 淮扬菜兼融南北,淮安人的性格也具有与生俱来的包容性,既有北方人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人的细腻温和。丁解民自豪地说,在这样的土壤里诞生的“亲民理念、和谐城管”已经成为全国典范。 从2002年起,淮安开始实施“四城同创”,即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文明城市。如今,国家卫生城市、省文明城市已经创建成功,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已通过技术考核,国家园林城市正在等待建设部组织的考核验收,淮安城乡环境优良,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是全国经济中心,更是“长三角经济圈”龙头城市,开放程度高,发展速度快,在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过程中,与正在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淮安,在经济上有着极强的互补性。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之间的淮安,拥地理空间之利,占南北市场之便,是江淮平原的重要商埠,具有广泛的商机和极大的市场空间。因此,淮安接轨上海愿望十分迫切。 为了接轨上海,淮安以举办淮扬菜美食文化节为平台,以“美食”为媒,近年来着力打造“五大淮安”、“四大生产基地”、“三大亮点产业”、“两大优势资源”,壮大内引外联的能力。 淮安是全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近年来年生产粮食60亿斤以上、蔬菜300万吨以上、水产23万吨以上。淮安还是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全市通过省级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73万亩,拥有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标志414个,台湾的旺旺食品、康师傅食品等一批台湾知名企业乃至世界知名企业都在淮投资。 丁解民指出,一届又一届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既是淮安和谐发展的表现,也达到了以“美食”为媒、促和谐发展的目的,“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令人陶醉的淮扬美食,是我们接轨大上海的优势。我们在上海举办淮扬菜美食周,既希望把精美的淮扬菜带到上海,也希望以此为‘媒’,依托上海进一步调优产业结构,促使淮安经济快速发展,把淮安建设成为投资的热土、事业的舞台、和谐的家园”。 上海淮安美食周活动内容 接轨上海与淮安产业发展高层论坛 主办: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 时间:2007年10月11日上午9:00-11:45 2007年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上海美食周开幕式 主办: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 协办:上海市烹饪协会 时间:2007年10月11日中午12:00 媒体见面会 时间:2007年10月11日下午3:40-4:20 江苏淮安(上海)投资说明会 主办单位: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 时间:2007年10月11日下午4:30-6:00 淮安·杨浦缔结友好市、区活动 时间:2007年10月12日上午8: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