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专版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 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阳光特奥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阳光特奥
 第A22版:阳光特奥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生活之友·居家有道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专版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 广 告
 第B23版: 广 告
 第B24版: 广 告
第B11版: 好吃·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0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东方美食之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专访江苏省淮安市委书记丁解民

  ■ 丁解民书记慰问建设者
  ■ 樊金龙市长下基层
  ■ 亚洲最大入海水道工程——运河上的水上立交
  ■ 软兜长鱼
  ■清炖狮子头
  ■ 博里羊肉

  “一年开一宴,年年味不同”,作为传统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江苏淮安,以举办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为契机,在致力于挖掘、弘扬淮扬菜美食文化,在给世人呈上一道又一道美食、文化大餐的同时,以“美食”为媒,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平台,正以其又好又快的发展吸引着人们关注的目光。

  作为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上海美食周”暨淮安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将盛大“开宴”。日前,淮安市委书记丁解民接受了本报的专访。

  美食文化与运河文化相映生辉

  专访还是从淮扬菜说起。丁解民指出,淮扬菜是一道“和谐”菜。因为淮安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淮河秦岭一线的古淮河之滨,气候温和,物产丰饶,素称“居天下之中”、“扼漕运之冲”。淮安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有“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美誉。南北朝纷争时期,这里“南必得而后进取有资,北必得而后饷运无阻”。隋唐宋时期,漕运发展迅速,淮安设有淮南转运使署,商旅辐辏,城市繁荣。明清时期,漕运达于鼎盛,淮安是明清两朝督理漕运的最高军政机构——漕运总督的驻节之地,同时,也是河道总督的驻节地,“南船北马,舍舟登陆”。历经明、清时期500年的经营和发展,淮安城市也逐步达于鼎盛,清朝康乾盛世时淮安的人口已经超过50万,经济文化十分发达,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中国大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从隋唐到明清,一直是我国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储备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淮北食盐集散中心,明清时的河道总督府和漕运总督府就设在淮安,这一切奠定了淮安“运河之都”的地位。

  正是由于水运通达、经济繁荣、气候温和、物产丰饶,历经千百年的兼融、创新,逐渐形成今天的淮扬菜。淮扬菜的显著特点在于讲究选料和前期加工,讲究刀工的合理运用,讲究火候的恰到好处,讲究调味的和合多变,讲究菜式的丰富多彩,色、香、味、形、器、意自成一体,浑然天成,现存于世的淮安名菜名点有1300余种,其中属于淮安地区首创独创的在400种以上,因此淮扬菜是一道名副其实的“和谐”菜。

  四方来宾共享太平盛筵

  “上下一心谓之‘和’,步调一致谓之‘谐’,我们正在举办的2007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主题就是‘和谐淮安、幸福家园’”丁解民说,遵循“繁荣文化、发展经济、娱乐百姓、凝聚人心”的办节宗旨,淮扬菜美食文化节一年比一年精彩,已经成为中国知名的节会品牌,成为淮安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美食节给淮安百姓带来了丰厚的“实惠”: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市容环境美丽清新,古老城市焕发新的魅力,百姓深感宜业宜居;淮安美景美食美名远播,旅游经济受到强势拉动,全市景区景点接待游客量激增,宾馆饭店经营红火,不仅给商业服务企业创造商机,连从事街头小吃经营的业主们都增加了收入。淮扬菜美食文化节依靠群众、贴近群众办节,已经成为淮安老百姓一年一度尽情享受的文化娱乐盛宴,怎能不受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事实证明,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在淮安,每年都有大量的群众为办好美食节献计献策,如今年的“和谐淮安”欢乐大巡游、民间收藏品展示鉴赏等活动,群众既可参与街头文艺演出,又可登堂入室参加高雅文化活动。同时,通过美食节的举办,进一步挖掘、弘扬淮安人民的优秀传统道德,培育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可以说,和谐淮安是淮扬菜“和谐”内涵的传承和体现。

  “五张名片”扬天下

  淮安有“五张名片”,已经随着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的连年举办而名扬四海。“五张名片”分别是文化名城,淮安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境内有著名的青莲岗文化遗址、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吴承恩故居等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和纯朴自然的山水风光;名人故里,淮安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历史上先后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著名京剧艺术大师王瑶卿、周信芳、宋长荣,著名导演谢铁骊,著名作家陈白尘、吴强、陈登科、袁鹰、张贤亮等。特别是一代伟人、伟大的政治家周恩来就诞生在淮安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并且在淮安生活了12个春秋;运河之都,千古流淌的大运河现在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水运功能;美食之乡,作为淮扬菜的重要发源地,2002年淮安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淮扬菜之乡,已连续6年成功举办淮扬菜美食文化节,弘扬了博大精深的淮扬菜美食文化;生态家园,淮安自然资源丰富,人们称之为淮上江南,境内有洪泽湖、白马湖等,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21.5%,城市绿化率已经达到了39.2%。

  美食为媒,对接上海

  淮扬菜兼融南北,淮安人的性格也具有与生俱来的包容性,既有北方人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人的细腻温和。丁解民自豪地说,在这样的土壤里诞生的“亲民理念、和谐城管”已经成为全国典范。

  从2002年起,淮安开始实施“四城同创”,即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文明城市。如今,国家卫生城市、省文明城市已经创建成功,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已通过技术考核,国家园林城市正在等待建设部组织的考核验收,淮安城乡环境优良,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是全国经济中心,更是“长三角经济圈”龙头城市,开放程度高,发展速度快,在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过程中,与正在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淮安,在经济上有着极强的互补性。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之间的淮安,拥地理空间之利,占南北市场之便,是江淮平原的重要商埠,具有广泛的商机和极大的市场空间。因此,淮安接轨上海愿望十分迫切。

  为了接轨上海,淮安以举办淮扬菜美食文化节为平台,以“美食”为媒,近年来着力打造“五大淮安”、“四大生产基地”、“三大亮点产业”、“两大优势资源”,壮大内引外联的能力。

  淮安是全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近年来年生产粮食60亿斤以上、蔬菜300万吨以上、水产23万吨以上。淮安还是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全市通过省级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73万亩,拥有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标志414个,台湾的旺旺食品、康师傅食品等一批台湾知名企业乃至世界知名企业都在淮投资。

  丁解民指出,一届又一届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既是淮安和谐发展的表现,也达到了以“美食”为媒、促和谐发展的目的,“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令人陶醉的淮扬美食,是我们接轨大上海的优势。我们在上海举办淮扬菜美食周,既希望把精美的淮扬菜带到上海,也希望以此为‘媒’,依托上海进一步调优产业结构,促使淮安经济快速发展,把淮安建设成为投资的热土、事业的舞台、和谐的家园”。

  上海淮安美食周活动内容

  接轨上海与淮安产业发展高层论坛

  主办: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

  时间:2007年10月11日上午9:00-11:45

  2007年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上海美食周开幕式

  主办: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

  协办:上海市烹饪协会

  时间:2007年10月11日中午12:00

  媒体见面会

  时间:2007年10月11日下午3:40-4:20

  江苏淮安(上海)投资说明会

  主办单位: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

  时间:2007年10月11日下午4:30-6:00

  淮安·杨浦缔结友好市、区活动

  时间:2007年10月12日上午8:3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