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 别急着打针吃药 90%的水样腹泻患者不必用抗生素 马亚宁 |
本报讯 (记者 马亚宁)台风过后,上海“一夜入秋”,各大医院接诊的腹泻小患者相应增多。在昨天举行的2007年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专家呼吁:小儿腹泻不要急于打针吃药——除细菌性痢疾和疑似霍乱者外,90%的水样腹泻患者不必用抗生素,肠道微生态失调才是真正的“腹泻凶手”。 菌群失调 小儿腹泻 人体内寄居着1.2千克微生物,肠道菌群占78.7%,且一半以上是乳酸菌。它们大多不致病,能有效防止外来致病菌侵扰,提供维生素B和维生素K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一旦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肠道菌群失调,致病细菌乘虚而入破坏微生态环境,会引起肠炎腹泻。 小儿肠道菌群易受环境干扰,如服用抗生素、更换食品、季节更替等。进入秋冬季,小儿肠胃更易被轮状病毒侵袭。若治疗不当,患儿会出现脱水、肺炎及中毒性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合并脑炎、肺炎、肠出血、肠套叠等,危及宝宝生命。全球范围内,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已成为威胁婴幼儿健康的第二大病因。我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总人数的1/4。 打针吃药破坏有益菌 目前,临床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一般采用抗菌素。可抗生素“不分敌友”,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袭击肠道有益菌群。长期使用,势必破坏肠道菌群生态,导致肠壁机械性防护能力降低,难挡外来细菌入侵。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肠道疾病时使用抗生素,菌群失调加重,合成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能力大大下降。用抗生素治腹泻超过一周,肠道内营养成分明显流失,可能继发持续性或难治性腹泻。例如拉肚子一天,每1千克粪便,带走约17毫克锌。 微生态制剂可治腹泻 “治疗轻度腹泻,病毒所致的小儿腹泻,可用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姜培珍指出,大量使用抗生素,破坏小儿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而微生态调节剂可修复儿童肠道菌群,治疗小儿腹泻。日常生活中,小儿消化不良或胃肠功能紊乱,不妨多喝儿童酸奶或补充乳酸菌,有效预防并减少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国内最新临床研究显示,微生态制剂对儿童腹泻具有预防和辅助治疗的保健作用,帮肠道有益菌恢复“元气”,治疗儿童慢性腹泻有效率达80%至95%。其中,双歧杆菌制剂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腹泻,6天治愈率达90%以上。详细 0710111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