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专版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 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阳光特奥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阳光特奥
 第A22版:阳光特奥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生活之友·居家有道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专版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 广 告
 第B23版: 广 告
 第B24版: 广 告
  
2007年10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国人埃特尔因表面化学研究开拓性贡献独享化学奖
诺贝尔奖成“最好生日礼物”

徐勇

  ■ 被记者包围的埃特尔

  德国人格哈德·埃特尔71岁生日之际成为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评审委员会10日宣布,埃特尔因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独享年度化学奖。

  生日获得大奖

  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10日上午11时45分(北京时间17时45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获奖者。这一天,恰好是埃特尔的71岁生日。埃特尔向记者们承认:接获从斯德哥尔摩打来的通报获奖电话后,“最初那一刻,我哑然失语,泪水开始涌向眼眶。”

  全球化学界最高荣誉,在他看来,是“任何一个人所能想像到的最佳生日礼物”。稍后,他又说,“我更多是为自己感到骄傲”,诺贝尔奖是“一生只能获得一次的生日礼物”。

  创建研究方法

  评审委员会在公告说,表面化学20世纪60年代伴随半导体工业处理技术的开发而起步,埃特尔是最早意识到这些技术应用前景的人士之一。他的贡献是展示了如何运用不同的实验程序,完整揭示表面化学反应过程。相关研究存在极大难度,埃特尔所获结果严谨、细致、精确。因此埃特尔之所以获奖,并非因为某一篇论文,而是因为创建了一整套研究方法论。

  埃特尔的历年所作研究包括一氧化碳对铂的氧化作用,相关化学反应可用于洁净汽车尾气。他创建的方法论有助于理解“铁为什么会生锈”、“燃料电池和汽车中的催化剂如何工作”、“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如何被破坏”等问题。

  没想到能独享

  当天下午,妻子芭芭拉来到埃特尔的办公室,原本是想与他一起庆贺生日,却不得不帮助接听电话。

  谈及早晨用餐时与妻子的对话,他不禁笑了:“她说,昨天(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是德国人,我想今天(化学奖获得者)不会再是德国人。”

  埃特尔感到的“最大惊奇”,是为什么只是他一人获奖,没有同行与他共享。针对这一问题,化学奖评审委员直截了当地答复:“我们向来不回答这种问题。”

  先他一天,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由德国人和法国人分享。再早一天,两名美国人和一名英国人分享了医学奖。相比之下,去年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得主总共5人,全部是美国人。两年间的差异十分明显。

  徐勇 (新华社供本报稿)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