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嘉 让面人走进孩子童年 朱砂 |
| ||
| ||
| ||
| ||
|
10岁时她迷上了捏面人;25岁时她带着办一个民间手艺学校的梦想走进创智赢家;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里,她迎来了自己第一批学习捏面人的学生——她就是张书嘉,一个为了民间艺术执著追梦的“80后”上海女孩。创智赢家节目为她圆了梦,她则将为爱好民间手艺的人们圆梦。 10岁那年,在豫园的一次庙会上,张书嘉在一个摆满五颜六色的面人的摊子前站住就不肯走了。一团团彩色的面团在面人师傅手里,变成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小面人。她这一看就是3个小时。捏面人的师傅是当时已经颇有名气的“面人赵”的传人,看到小小的张书嘉对面人如此痴迷,师傅破格收下了这个小学生。 用张书嘉的话说,只要喜欢就不会觉得难。很快,拥有捏面人这门小手艺的张书嘉就可以参加各种比赛了。从参加“少儿表演团”到成为“中国民间艺术团”的成员出国访问,张书嘉忽然发现,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出访的团体中,除了她是个孩子外,其他都是爷爷奶奶级的大人了。民间艺术,后继乏人的现状,就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在这个“80后”女孩的面前。 带着思考,带着热爱,也带着梦想,张书嘉走进创智赢家。她的创业计划是要办一所传承民间艺术的学校。这不是一个很有“钱途”的方向。也许是张书嘉的执著打动了评委,也许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现状让许多人担忧。最终,张书嘉拿到了100万创业基金。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里,书嘉手艺中心成立了。来这里学习捏面人的有孩子也有大人。一位家长告诉张书嘉,暑假里,孩子要上好几个学习班,去其他班上课,孩子总是撅着嘴老大不情愿的,只有来学捏面人的这个班,一到日子,孩子就会催着爸爸妈妈快点出发。每节课孩子们都是一边玩着一边做出自己的作品的。“小猪的眼睛为什么一只在上面一只在下面呢,因为它被撞了一下”,在这间不大的工作室里,连空气中都弥散着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每做完一件小作品,都会给张书嘉讲一个自己作品的小故事。没有过多的束缚,孩子们什么都会试着做,从国宝大熊猫到小猪储蓄罐,从滑稽的小丑到漂亮的班主任,每一件作品都会让张书嘉惊叹孩子们的创意。 有位小男孩的老师得知他在暑假里学会了捏面人,特地请他在开学后把作品带到幼儿园里做个小展览。可是男孩的爸爸却粗心地把孩子一整盒面人作品都弄丢了。男孩难过得哭了。爸爸只好来找张书嘉——可不可以补一节课?于是,整个下午,张书嘉和小男孩两个人在工作室里捏面人。一边捏一边说着话,开心得不得了。 回想起自己当年爱上面人的过程,张书嘉很理解孩子们见到五彩缤纷的面人时的快乐。孩子们的热爱,也成为她最大的动力。让民间艺术走进孩子们的童年,为都市里的孩子多打开一扇缤纷的窗口,也为民间艺术的传播打下最广泛的基础,这实在是件美满的事情。 朱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