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陈毅军长做军服 王友成 |
1942年春,父亲在新四军四师九旅供给部负责被服生产供给工作,并兼任技师(父亲参加革命前是手工业工人)。供给部设在皖东北洪泽湖畔一个叫猴嘴的村庄里。一天早上,沈东部长带领全体干部站在庄外大路口,迎接军长陈毅同志的到来。 早春天气,虽然寒冷,但阳光和煦。大家兴奋地嘻笑着,谈论着,不时远望。远处出现了一支人马,人数不多,只见其中一位身材魁梧的人,上身穿件皮茄克,飞马来到了大家跟前,翻身落马,笑着,朝迎候的同志们招手。这就是陈军长,大家使劲鼓掌,争着和军长握手。此时陈军长身后紧随着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穿着一件陈旧的灰布大衣,大家都不认识,以为他是随行的“马夫”。陈军长一看大家光争着跟自己握手了,赶紧转身介绍说:“这是副军长张云逸同志。”张副军长亲切地和大家一一握手问好。 陈军长来后,一天供给部的通讯兵来被服厂找我父亲,说:“沈部长叫你去。”父亲来到部长办公室,沈部长指着我父亲向陈军长介绍:“这就是王技师。”陈军长站起来,伸出大手,笑着拉我父亲坐下,说:“你辛苦了。” 陈军长很关心被服生产,详细地询问了之后说:“目前,日寇对我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实行‘三光’政策;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对我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我们处境十分困难,棉布、药品、食盐等等,都非常紧张。如果军服生产跟不上,要影响前方战士的战斗力。你们一定要做好军服供给工作。战士们冬有棉衣,夏有单衣,穿暖穿好,能多打胜仗。”陈军长又说:“把从敌人那里缴获的皮大衣改制一下,给邓子恢同志做件皮大衣。他那么大的年纪,这么冷的天,没有皮大衣怎么行?给彭雪枫同志也做一件,他率领一个师打仗,冻坏了身体可不行啊!”陈军长身负重担,指挥全军在千里战场上与敌人作战,这么关心干部和战士的冷暖,自己却没有一件皮大衣。出于对首长的爱戴,这次父亲特为陈军长精心制作了一套新四军军服和一件皮大衣。 转眼就到了1943年。一天,父亲接到师部打来的电话,要他马上赶到师部给首长量制衣服。父亲背上盒子枪,带上量制工具,骑了匹骡子,急忙赶到了师部。进了首长的房子,一看,是师政委邓子恢和张爱萍副师长正跟陈毅军长在谈话。陈军长见到我父亲就说:“今天请你来帮我改改这件大衣。”他说:“上次,你帮我做的那件军大衣,我穿着去了南边,那里的同志都说做得好,我就看出他们想要,我说好就送给你们穿吧。这些同志从来不和我讲客气,穿上就不肯脱了。后来我又买了几张好皮子,在当地找了个所谓的好裁缝做,谁知他不但把我的好皮子给换了,还给做成这个样子。只有请你来看看,能不能改?”父亲用尺子量了量大衣后说:“军长,不能改,得拆了重新做。”陈军长听后说:“要得,拆了重做,我很相信我们新四军的服装技师,小王的手艺不错唉。” 首长们又向父亲询问了军服生产供给的情况,我父亲都一一回答,并再次聆听了首长们的指示。中午,陈军长和首长们留父亲一起吃饭。当年11月份,陈毅军长就穿着由我父亲为他重做的这件皮大衣去了延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