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法治视窗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阳光特奥
 第A18版:阳光特奥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商界
 第A2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9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0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地产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钱题纪实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天天搜楼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2007年10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不斤斤计较的媳妇

孙辟尘


  媳妇进门后不久,我退休了。媳妇叫我自己安排自己的养老金,他们应该也完全可以赡养我。但我坚持大家平均分担家用。每人每月付出同样多的家用,合在一起,称之为“公款”,还弄个账本,付水电费、订牛奶、买米买油买菜,谁经手谁记个账。儿子媳妇见我意志坚决,也就同意了。

  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我已是一个耄耋老人,儿子媳妇已届中年,孙子也上了大学。在家庭生活方面,我们一直保持着和谐、美满、轻松和舒畅的气氛,这与我们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媳妇)在生活开支方面轻松自如,从不斤斤计较是大有关系的。

  “公款”每月均有节余,很少短缺,我们就与下一个月进行调节。有一次发现节余太多了,我看了看账本,“怎么这个月买米买油没记账呀?”媳妇这才揭开秘密。原来朋友送给她一张超市的购物券,有日期限制的,她自己没什么需要的,就用它买来了米和油。“为什么你不从公款中取回该款?”我问。

  “算了,一家人干吗分得那么清?”媳妇说。

  有时她下班路上,看见新上市的时鲜水果,如她最爱吃的新疆小葡萄,会买回二三斤,她一到家,我问了价格后,就从公款中取钱还她,她说:“这是我最爱吃的,应该我付款。除非大家都吃,来吃,来吃!否则我不拿公款啦!”说得我和儿子哈哈大笑。

  每逢节假日,在外地上学的孙子回家,免不了买点好东西好菜给他吃吃。等孙子回校后,我发现“公款”一点也没“豁边”,一问,这才知道原来好些食品都是她付的钱。

  偶尔他们两口子在外面吃点心,吃饭,总是自付费用,从不记账,这是因为只有他们两个人吃的,我没有参加。

  每当她单位里发奖金,或有其他收入时,总爱买回点我或儿子爱吃的东西,或家里需要的用物,从不取“公款”,说这是“外快”。这以后,我和儿子有了“外快”(如教师节慰问金,稿费,技术革新奖等),也模仿她了。

  您说,有这样开朗、从不斤斤计较的媳妇,有这样和谐、温馨的气氛,咱们家能不幸福美满吗?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