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丈母 魏鸣放 |
三个月前,作为好人的丈母,还在我们这个世上。 高龄八十的丈母,似乎从来就不曾年轻过。记得,十年以前,逢年过节,老人多子多女的大家庭里,人进人出十分兴旺。进门就是灶间,其中,一字并排,身系围单,灶台上与女儿们默默忙于“炒作”,一个最不显眼的背影,必是丈母。 多子多女的丈母很少出门,喜欢在家招待别人而不是被别人招待。直到今年年初,因为与唯一儿子同住的老房子改建,才到这边过来小住两月,这才将当年灶间里的背影回转身来,给人以稍稍立体生动的感觉。 丈母大人个头奇小,身高一米五十,人小脚小,在这边打蜡地板走路,小步趋行,十分低调。丈母的存在,总是给人以虚拟的感觉:平时大多一人看电视、做家务和睡午觉。有时,不是在灶间跟在她女儿尾后,叨叨叙说老房子老弄堂里张家李家故事,就是在晚餐桌上对着酒中的文墨女婿,长篇回忆早年在丝厂做过童工之类的人生细节,一连好几个小时,你愿意听多久就能说上多久。尽管,桌上早已不见她自己的女儿和女儿的儿子,一个在电视机旁,一个在作业本旁。 丈母是一个好人,好人大多木讷。老丈母时常口中喃喃,自言自语。那天,从老房子那边回来。她自己的儿子一个电话跟来,无非问问安全到达与否。不想,这边楼上的女儿女婿早已答复。刚刚结束电话,不知她从楼下哪个房间跑出,接过客厅的电话,对着电话说道“我已到达,你自己在家当心,一切放心”云云,直到发觉对方久久无声,这才悻悻挂上电话。 丈母是一个好人,“好人受欺”是好人的标准之二。 丈母对众多女婿向来好言好语,从来不曾有过红脸。然而,却有家庭小品《丈母骂女婿》专为丈母老人“度身定做”。小戏自然由女婿中的唯一“文人”编剧,戏中老丈母角色,由“文人”当年小学二年级的儿子主演。记得那年春节,酒足饭饱之后,听说有戏,丈母欣欣然坐在一排一座:看小小外孙,小眼昏花,身系围单,自门外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而入。进门,一边安慰痛哭中的女儿,一边对着在里间看电视的女婿,呼天抢地,跳脚大叫,瘪嘴大声责骂:你做啥打我女儿,你为啥打我女儿,你凭啥打我女儿?!说罢,朝地上“呸、呸、呸”连啐三口,骂毕之后,自言“不送不送”,如皮影戏“俏夕阳”中人物一般,一人拄杖前颠后摇,出门袅袅而去。 记得除了“中套”的丈母,全场无不大笑颠扑。 真是好人冤枉好人。记得当年与妻子初谈朋友,因为小事争执,自己竟一气上门,对着丈母言语冲撞,拿她老人家出气。事情过去这么多年,内心一直感念丈母菩萨心肠。正因如此,那天拟写老人悼词,久久恍惚不能成文。 近日,夜看睡中妻子,想起好人丈母。真的有点难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