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上海创编中重度智障学生教材 王蔚 |
本报讯 (记者 王蔚)世界特奥会期间,各国的智障教育人士在深入校园后,对上海的特教成果大加赞赏,上海业已形成的特教理念,已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位置。更可喜的是,记者从市教育部门获悉,本市首部《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在经过试行和修改完善后即将出台,从而改变国内辅读教育长期以来教学目标不切实际,甚至没有单独供中度和重度智障学生使用的教材的窘境。 困境 标准老化教材缺失 辅读学校原有的各学科教学目标,均是在上世纪80年代针对轻度智障儿童制订的,而目前在辅读学校就读的大多数中、重度智障学生根本无法达标。由于各辅读学校教育对象已经从以轻度为主转向以中、重度学生为主,因此至今仍在使用的1994年版《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已经与学校的教学实际不相适应,而全国至今仍没有一套专门针对中、重度智障学生的教科书,各校均在自编校本教材以应付教学之需,有的还停留在使用学校自行编写的讲义阶段。 前景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 据华东师大特教系副教授马红英介绍,新方案强调要以培养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核心目标,围绕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基本的生活和劳动技能、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学会适应社会生活所需的最基本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萌发初步的审美情趣等各个环节,把中重度智障孩子培养成基本适应社会生活的公民。 据悉,上海辅读学校语文、数学、生活指导、感知运动训练等四个课程纲要已经编制完成,相应的教材也已经在酝酿编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