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海总部最新发布的三季度货币运行情况显示 上海贷款增速创近3年新高 王欣 |
央行上海总部最新发布的三季度货币运行情况显示:2007年第三季度,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大幅增加,各项贷款增长偏快。9月末,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962亿元,同比增长14.9%,增幅比6月末上升3个百分点,创近3年来贷款增速新高。 存款活期化较明显 第三季度,中外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大幅增加。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企业存款增长迅猛,储蓄存款持续分流。企业资金充裕和节前企业存款定期化是导致当季企业定期存款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当季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减少49.1亿元,同比多减310.6亿元,其中活期储蓄存款增加32.4亿元,同比少增45.7亿元,储蓄存款分流和活期化的特征仍较显著。受居民理财意识增强和股市长假闭市的影响,季末定期储蓄存款出现近半年来的首次回升。9月份,中资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储蓄存款52.2亿元,其中定期储蓄存款增加83.8亿元,主要是个人通知存款当月增加154.2亿元所致。 个人住房贷款猛增 中资商业银行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增长迅猛,九成以上为个人住房贷款所贡献。第三季度,上海市中资商业银行新增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209.9亿元,为上半年个人消费贷款增量的两倍,占其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的七成,对商业银行信贷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强。按贷款用途分,当季个人住房贷款增加191.3亿元(7、8、9三个月分别增加58.7亿元、71.3亿元和61.3亿元),占个人消费贷款增量的91%,比上半年多增123亿元,其中新建房和二手房贷款分别增加104.4亿元和86.9亿元;当季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增加0.8亿元;其他消费贷款增加14.4亿元。 今年1-9月,全市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2364.1亿元(其中外资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分别增加750.6亿元和744.3亿元),同比多增869.5亿元,高出去年全年贷款增加额506.4亿元。随着今年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累积效应的释放,中资商业银行资金压力明显加大。 新增贷款可能创纪录 从总体来看,虽然目前商业银行采取了一些诸如压缩贴现规模、适度提高中长期贷款审批条件等降低贷款增速的应对措施,但全市信贷总量增长仍偏快,并在外资银行业务扩张动力增强和上市银行回报股东压力加大的双重作用下,今年中外资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可能再创历史新高。 本报记者 王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