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法治视窗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阳光特奥
 第A18版:阳光特奥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商界
 第A2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9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0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地产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钱题纪实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天天搜楼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2007年10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家国内出版社闻风而动
莱辛作品重印在即

夏琦


  昨天,拥有多丽丝·莱辛部分作品中文版版权的译林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在得知其获奖消息后,都表示将重印其作品。

  多丽丝·莱辛简历

  多丽丝·莱辛1919年出生于伊朗,父母是英国人。莱辛5岁时全家迁往津巴布韦。家境贫困的她15岁时因眼疾辍学,在家自修。16岁开始工作,先后当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1949年,第二次婚姻失败移居英国时,多丽丝·莱辛行囊中唯一珍贵的东西是一部小说草稿。次年,这部小说《野草在歌唱》出版,她一举成名。小说触及了莱辛创作中一再表现的主题:妇女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地位、种族歧视等等,这正来源于莱辛的独特生活经历。

  1952年至1969年,莱辛陆续发表系列小说《暴力的孩子们》。1962年,她推出代表作《金色笔记》,奠定了她在西方文坛的地位。上世纪80年代,莱辛还创作了一系列科幻小说,如《南船座中的老人星》等。莱辛还著有诗歌、散文、剧本等。即便在80岁后,莱辛也没有停止创作。              夏琦

  立即准备重印

  多丽丝·莱辛此前作品曾多次被引进中国。译林出版社引进了她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和代表作《金色笔记》,分别于1999年和2003年出版。而上海译文出版社则于2001年推出过《又来了,爱情》,这部小说写于1995年,是多丽丝·莱辛步入晚年以后的代表作。昨天,得知多丽丝·莱辛得奖的消息后,记者联系到两家出版社,对方均表示,计划重印其作品。译林出版社表示,昨天下午他们正在为该社《20世纪经典丛书》确定选题,正巧已将《金色笔记》选入其中。今天他们将着手准备《金色笔记》和《野草在歌唱》的重印,印数估计有几万册。

  过去销量一般

  两家出版社均表示,此前多丽丝·莱辛的作品销量只能用“一般”来形容。译文出版社副总编吴洪告诉记者,《又来了,爱情》一开始出过单行本,后来又被收入《现当代世界文学丛书》,两个版本加起来的印数也只有1万多册,此后并未重印过。译林出版社资深编审王理行则告诉记者,《金色笔记》和《野草在歌唱》两本书当初的印数分别都只有五六千册,只是一般国外纯文学作品的印数,也没有重印过。

  对于这种现象,出版社方面称很正常。吴洪告诉记者,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一直在国内叫好不叫座,像多丽丝·莱辛这样的纯文学作品,一般读者不一定能接受,即便是她得奖之后,虽然会有所促进,也不能期待值太高。出版社准备重印她的作品,只是出于向广大读者介绍优秀作者的责任,不会期待太多的市场回报。

  期待引进新作

  译林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都向记者表示,除了手中现有的多丽丝·莱辛作品外,他们将与其代理人联系,希望能够多谈下几本她的作品,特别是她近年来的新作,但估计她得奖后,国内出版社的竞争会比较激烈。本报记者 夏琦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