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代理商为牟利 阳澄湖蟹防伪签一只卖八元 |
在京城海鲜市场,挂着“防伪标签”的“阳澄湖大闸蟹”随处可见。原本用来“防伪”的“防伪标签”,在这里失去了其原本的作用。 各种外观相似的“防伪标签“,和螃蟹一样,被商家公开出售。 记者昨日了解到,在部分商家处,甚至还能买到挂着真防伪标签的假阳澄湖蟹。 据了解,阳澄湖大闸蟹的防伪标签由苏州市质量监督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监制完成,最终由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协会按照严格程序发放。 那么,这些真防伪标签,是怎样被戴到了假蟹的身上?那些假防伪标签,又是谁做的? 标签造假“已不是秘密” “防伪标签太容易被人伪造,都形成了一种‘产业链’。”昨日,江苏昆山一家阳澄湖大闸蟹销售公司在北京销售处的负责人说。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假防伪标签很多地方都可以做。杭州一家大型批发市场在整顿市场时,就曾发现有人专门在制作出售“阳澄湖大闸蟹”的防伪标签,其售价便宜到0.5元1个,随时都可以帮那些杂牌蟹“变身”。 江路(化名)和苏严(化名)分别是江苏两家较大的取得阳澄湖大闸蟹经营资格的公司的销售人员。在他们看来,仿造防伪标签已经不是行业内部的秘密。 江路透露,市场上泛滥的假防伪标签,一般是出自两个地方,一是取得阳澄湖大闸蟹经营资格的公司自己仿造的,因为很多公司虽然取得了经营阳澄湖大闸蟹的资格,但同时也在经营其他的蟹种。“给其他蟹戴上阳澄湖(蟹)的戒指,那利润空间会大得多。” 假防伪标签的第二个出处是,没有经营阳澄湖蟹资格的水产公司自行到市场上造假,给自己经营的其他蟹做贴牌蟹。 真标签流失戴到假蟹身 记者在暗访中发现,市场上有“假蟹真标签”的现象,江路证实,的确有少量真防伪标签被戴到了假阳澄湖蟹的身上。这些防伪标签又是怎样流出去的呢? 据上述昆山公司驻北京销售处负责人称,阳澄湖大闸蟹的防伪标签都由苏州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统一发放,“行业协会是个民间组织,把标签卖给会员以后就不管了”。他称,由于不少品牌的阳澄湖大闸蟹并非直销,而是一些有实力的商人通过申请注册销售公司,向当地蟹农收购螃蟹,再通过代理商转销到各地市场。中间环节多,难保防伪标签流失到其他地方。杂牌蟹身上的真防伪标签,基本上都是通过这些代理商流出去的。 该负责人称,防伪标签价格最高的时候一只卖到8元钱,而杂牌蟹也因此身价倍增。受利益驱使,不少代理商就花上几万元钱买张经营证,再买来防伪标签,把外来蟹挂上“阳澄湖”牌子卖,一天能卖六七万元。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杨维龙也证实,确有少数真防伪标签“流失”至杂牌蟹销售商处。 标签每年按产蟹量制作 据苏州市质量监督局防伪办一负责人介绍,阳澄湖大闸蟹专用防伪标签启用3年来,不管是外观、防伪技术还是电话查询号码和短信号码,都固定没有变过。 “每年都变化的话,可能仿造假冒的会少很多,但是老百姓会接受不了。之所以固定不变,我们想把这个号码做成像114、119这样的品牌号码。”这名负责人称。 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杨维龙介绍,绝大部分阳澄湖蟹都是在公司向蟹农收购时一蟹一标签当场戴上的,对于少部分资质和信誉非常好的公司,一般会提前发放定量的防伪标签。这种发放方式,“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这些防伪标签都戴在阳澄湖大闸蟹的身上。” 阳澄湖大闸蟹防伪标签自2004年开始启用,被俗称为阳澄湖大闸蟹的“金戒指”。据苏州市质量监督局防伪办一负责人介绍,防伪标签由苏州市质量监督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监制完成,每年都由协会按照严格程序发放。 每年7-8月,收蟹。当地质监局和农林局联合组成监管小组,到蟹农处核算每亩产量,并根据成活蟹的数量来定防伪标签的制作量。 每年9月,蟹农和经营公司必须在质监局和农林局联合设立的管理点进行现场交易,对蟹“验明正身”,确定是阳澄湖大闸蟹后,逐一佩戴“金戒指”。 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