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人家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 ·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 · 股海淘金
 第B05版:专版
 第B06版:证券 · 投资理念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博物剪影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创意设计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 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0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静谧画面 灵动沉思
——李坚“逝去的家园”油画作品赏析
忻才良


  日前在上海四行仓库举办的“逝去的家园”李坚作品展——开幕无仪式,展厅里数十幅油画,无标题、无说明文字,有的则是中外油画家与爱好者、收藏家驻足伫立的沉思、轻声细语的交流、心领神会的切磋。

  李坚是一位报人画家,编报是其专业,绘画是他爱好。报人采访,走遍天下,画人写生,行满大地。报人作画看似“玩票”,但一经入门,便会将报人的新闻敏锐与深层思考糅入绘画的精巧构思与斑斓色彩,使画更有看头、更有回味。

  这次展出的以西域古城为题材的系列油画,紧扣“逝去的家园”这一主题,那饱含历史沧桑的画面透出的是那亘古不化的人文气息和资深文人的审美情致,确实让我们在惊叹业余画家的专业水准之余,更平添一份由衷的感动。

  系列油画《逝去的家园》,是李坚“走遍南疆六千里云与月”的艺术写实。他看到的民居,包括历史的现实的,“都是用黄土构建而成”。15幅高昌古城遗址的实录,均用厚实的色块、凝重的笔触、冷重的颜色加以表现。“高昌之三”表现古墙耸立云天,画家“惊叹情的不倒。那有一种不屈服的精神”;“即使墙倒了,也是倒得那么美”;“正因为此,废墟的美是由建设者与岁月共同完成的”。画家的感悟是那么深刻!“组画之二”也很耐读:院墙,用土坯构筑而成,“院子里面就是一座圆形的大厅,相传唐僧在那里讲过经”。画家借此要表达的是一个古老而时新的主题:“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服饰,不同的信仰,大家在这里和平相处,和谐生活。”

  如果说前14幅油画还是画家见闻的实录,那第15幅作品则是高昌古城组画的归结,它足以证明:“科学发现造福于人类,艺术的创造愉悦于人类。科学是人的智慧,艺术是人的情感。”“逝去的家园”所要表现的正是画家对古代建筑科学的崇拜,对建筑艺术的崇敬,对历史上美好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社会的赞美,对科学智慧、艺术情感的向往,对现实美好的家园建设与保护的追求。

  行文至此,我恍然大悟:李坚的高昌古城系列油画,不是画家对“逝去的家园”的凭吊,而是对古代文明的追忆;不是对人类生态环境恶化的杞忧,而是对现代文明、环保意识的强烈呼唤。静谧的画面中跃动着的,正是有抱负、有责任的画家对历史文明的灵动沉思和艺术创新的电火灵感。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