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人家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 ·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 · 股海淘金
 第B05版:专版
 第B06版:证券 · 投资理念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博物剪影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创意设计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10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种事物 两种表述

胡飞雪


  一种事物,往往有一种以上的名称,有不同的表述语言。比如我们日常食用的一种食品,有的地方称之为甘薯,有的地方唤之曰地瓜。这些不同的表述语言,由于不搀杂褒贬色彩,不具价值判断的成分,倒也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麻烦的是,有的不同的表述,由于烙上了当事人的主观思想个人情绪,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

  一种事物,由于有两种表述语言,从而把某些人搞晕的现象,在股票投资领域也是司空见惯,比如长久以来有关投资和投机的争论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其实如果透过繁芜浮饰的语言表象,认真地考察研究一下历史上的事实,投资和投机本来指称的是同一种行为。美国人约翰·S·戈登在《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一书中,记载了20世纪初伟大的英国金融家欧内斯特·卡塞尔(Ernest Cassel)爵士的一段话:“当我年轻的时候,人们称我为赌徒;后来我的生意规模越来越大,我成为一名投机者;而现在我被称为银行家,但其实我一直在做同样的工作。”

  一般的说法是,美国人沃伦·巴菲特是百分百的价值投资者,而与投机绝缘。其实这种表述或说法是很经不起推敲的。在下以为,巴菲特的运营方式可以称之为最原始的商业运营方式,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在近现代史上,在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股票交易所即荷兰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诞生之前,大体上说,商业人士是集企业运营和股票买卖(而且股票买卖也仅在熟人小圈子内)于一身的,换言之,那时候的股票投资者也同时是企业经营者。而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开始运营之后,股票投资才逐渐特立独行起来,并且与企业经营的距离越来越远,以至于今天的股票投资者虽然也关注、研究上市公司的经营,但并无参与企业经营的兴趣。巴菲特显然是逆当今社会潮流而动的,与当今社会主流大异其趣,他牢记导师格雷厄姆的训诫:“最聪明的投资者就是把自己当成持股公司的老板。”认为“这是有史以来关于投资理财最重要的一句话”。所以,他的主要精力在企业经营,所以在下说他采用的是原始的返璞归真本色的商业运营模式,而股票投资正是一种商业行为。不论是原始的,还是“现代”的,本不应该有什么好坏之分,一切皆应随个人的偏好选择而定。 胡飞雪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