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人家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 ·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 · 股海淘金
 第B05版:专版
 第B06版:证券 · 投资理念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博物剪影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创意设计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10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侠隐》:一本好看的小说

何亮亮


  我生不逢时,武侠小说在海外大行其道之际,我们这一辈尚在农村或工厂,与之无缘;俟国门打开,海外名家作品在内地开始征服青少年读者,我近而立之年,这种“成年人的童话”(华罗庚语)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前些时候偶然读到一则书讯,曰张北海所著以1937年北平为背景的武侠小说《侠隐》最近刚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印行。过去常读张北海写的有关美国的散文,其观察之深刻细微,文笔之老到幽默,读过难忘。略知他是北京人,赴台后又居美国。此公若写小说,必不落俗套。后于深圳的书店寻觅得之,几日内读完,许久未有的读中文小说的快感,竟油然而生。

  武侠小说和武侠们的套路,众所周知。《侠隐》的主角李天然,却是一个另类的武侠。他在北平城里,一方面在一家画报做事,同时在暗中打听当年背叛师父且杀死师父全家的师兄朱某。李天然当年死里逃生,被一个在北平的美国医生救起,后被送往美国,故李天然不仅一口美式英语,且喜欢喝加冰的威士忌,西装笔挺,周旋与三教九流之间。然而脱下西装的李天然,他的语言、服装和饮食,却又是一个地道的北平人。1937年夏的北平,已经容不得江湖恩仇,日寇的阴影逼近,华北已经为日本所控。朱某也已经投靠日本。家仇国恨,国民政府、汉奸、美国人、延安,各方面的势力错综复杂,李天然不由自主地卷入其中,并且和几个女子有感情的纠缠。最后他为师父报仇,也为国家除害。

  三十多万字,不算长的长篇小说,节奏如电影明快,文字则行云流水,北平的旧时景物,大街小巷,成为小说绝佳的铺垫;北京人,或在北京住过者,或只要是文学爱好者,必能在阅读时展开自己思虑的翅膀而翱翔,神游那个时代的北平。阿城说,“《侠隐》开篇且通篇即在我很熟悉的北京,细节精确,我甚至可以为有兴趣的读者作导游。”

  读毕全书,顿时觉得,这是在其他作家笔下从来没有呈现过的一个真实的北平。《侠隐》绝不是一般意义的武侠故事,而是非常精彩的小说,看官读过当与我有同感。

  《侠隐》由王德威的文章《梦回北京》为首,应是序言。王德威是台湾出生的美国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权威,此文亦是精致的散文,他说:“我认为《侠隐》的出现,标志着过去半个世纪的台湾——以及由台湾延伸而出的海外——有关北京写作的转折点。”“北京梦华录所描写的北京,又有多少痕迹,留得下来?瞬息京华,求诸他日,惟有文章。”

  此书自是电影或电视片绝佳的取材来源,但是谁能拍出小说的神韵?最近看了李安导演的《色·戒》,联想到《侠隐》。张爱玲和李安营造了孤岛时期的上海;张北海的《侠隐》,似乎也只有李安最适合将之在银幕上表现出来。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