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人家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 ·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 · 股海淘金
 第B05版:专版
 第B06版:证券 · 投资理念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博物剪影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创意设计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10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曾刊文披露《试卖人和回头客“撬边”设陷阱》
相似骗局龙游上演三人被捕

陈浩、王爱东


  本报曾披露过一种骗局,先是一名推销超能防火阻燃剂的男子跑到小店“寄卖”产品,然后同伙伪装军官,设法让五金店以高价大批进货(详见本报去年12月4日《试卖人和回头客“撬边”设陷阱》)。浙江省龙游县的读者李先生就曾受骗,近日他再遇此类骗局及时报警,使3名嫌疑人落网。

  首次受骗

  李先生告诉记者,他虽然远在浙江龙游县开水暖洁具店,却是本报的忠实读者。今年4月12日,他被同样的骗术骗走2.8万元,但涉及的“道具”不同,是一种抗渗防裂建筑胶霸,生产商为北京京申申泰科技有限公司。后来他想起本报曾报道相似案例,一查,诈骗手段一模一样,才惊觉此事绝非个案。

  二度遇骗

  前几天,一名男子到他店内,推销一种防火阻燃剂,“能不能放在你店内试卖,卖掉钱算你的,试试看销路。”2天内,3瓶防火阻燃剂很快被一名“三级士官”买走了。隔了2天,那名“三级士官”开车带着一名“中校”再次造访,说:“这是我们后勤处处长。”那名“中校”个头挺高,微胖,四五十岁。他掏出军官证,说要在龙游溪口建造仓库,需要很多这样的防火剂。

  李先生悄悄报警,同时与对方周旋拖延时间。最终,“三级士官”“中校”和另一名骗子被擒获。

  三人被擒

  警方从嫌疑人车里搜出好几副假军车牌照,还有不同军区的军官证、假身份证、作案工具等。据悉,这一伙不法分子有七八人,目前落网者已被拘留。而他们和本报以前披露文章中的骗子是否同一批人,也需进一步核实确认。

  记者 陈浩 特约通讯员 王爱东

  详细 071013104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