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人家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 ·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 · 股海淘金
 第B05版:专版
 第B06版:证券 · 投资理念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博物剪影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创意设计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10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票价低廉片源广 影院多在社区旁
“阳光行动”让百姓走近电影

周铭


  党的十七大召开前,杨浦区政府在每年为社区困难家庭送去阳光电影卡的基础上,配合“千名干部结对帮困千户低收入家庭”的活动,专门做了2500张“双千阳光电影卡”,把政府的关爱送到贫困家庭。阳光电影卡这一文化实事创办两年半来,让大量申城市民欣喜地走进了电影院。

  100元看30场电影

  居高不下的电影票价是阻挡很多影迷进电影院的最大障碍,而阳光电影卡就是影院和院线尝试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尝试。由上海市文广局和文广集团、上影集团于2005年4月发起的电影阳光场,在上海联和院线的18家电影院已经连续放映了两年半,这一承载着政府关心低收入人群共享电影、将更多国产影片提供给广大观众的实事,花100元就能看30场电影,不仅让电影票价有了实实在在的下降,同时也使电影回归大众文化消费的特性。

  方便居民就近观看

  阳光电影场既然是为解决普通老百姓看电影的事,所以为方便百姓,在电影院的选择和安排上就需要考虑社区居民集中的影院。如上海的天山新村、曹杨新村、曲阳新村、长桥地区都是居民集聚区,阳光场放映影院就选择了天山电影院、曹杨电影院、曲阳影都、西南影城这样的点。现在18家影院已辐射了各区的主要社区。而放映的电影从开始全部是国产影片到现在也可以看外国大片,从最初的13家影院到现在18家影院,阳光场电影已经是这些影院的重要票房收入。不少影院经理表示:“阳光场电影不仅给影院带来了观众和人气,同时每场40%的上座也使原本不产生票房的时间有了票房收入。老百姓高兴我们也开心。”而不少观众表示:“我们收入少,但喜欢看电影,现在我们也能在新片放映十天后在阳光场看到了。我们中不少人已经换了五张阳光卡了,这是政府为我们做的大好事。”

  丰富中老年人生活

  阳光场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上海影城,每月初就会把一个月的排片表贴出,影迷就会按照排片表选好自己的影片,约好朋友一起来看。万裕国际影城的严经理告诉记者,在阳光电影场常常有老观众成帮结伙一起来看电影,看完以后一起在附近聚餐,观看阳光场电影已经成为不少中老年人的社交活动。更令人欣慰的是,许多年轻人也会在周末加入阳光场的观众队伍中。阳光电影场实实在在地让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影院,走近电影。      本报记者 周铭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