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激情因井冈山风云而起 沈次农 |
|
◆ 沈次农 一部演奏时间近半小时的原创交响作品,还没有出现在音乐会舞台,就已经被录制成CD放进了唱片店的货架上。这让乐迷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是什么作品,怎么没有听说起过?是老作品,还是新作品? 唱片封套上写得明明白白:“交响组曲《井冈山》,作曲张小平”,左上角还印着“HDCD”的字样。显然这是最新的作品。 交响音乐的唱片在店里虽然有很多,但多是外国作品。圈内人因此对国内交响乐唱片很敏感。因为多年来唱片业一再引进国外唱片版权的同时,却始终不愿意染指国内交响乐的出版。原因自然对其销售业绩不看好。于是多年来只有《黄河》《梁祝》等少数作品横行天下。此外即便有幸能得到唱片公司录音首肯的作品,也多半是在得到政府或企业资助的情况下才得以安身立命。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因此,张小平是个幸运者。 张小平是同济大学两年前创建音乐系时,作为人才从华南理工大学引进的。此前他曾就学于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和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曾多年在兰州歌舞剧院交响乐团任首席长笛、专职理论作曲以及乐团常任指挥,为舞剧和电视剧写过不少音乐作品。今年初,受同济大学委派,张小平来到老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为井冈山干部管理学院和井冈山学院的师生们创编一部以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为题材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在采风过程中,张小平为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勇精神所激励。回到上海,在上海音乐出版社和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的支持下,反复听取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又完成了这部交响组曲《井冈山》。 交响组曲《井冈山》以茨坪、黄洋界、小井、望月亭、砻市五个地名为乐章标题,将这些80年前曾经发生的可歌可泣故事的地方以交响乐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茨坪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著名哨口之一,小井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所医院——红光医院所在地,望月亭是井冈山百姓送别红军长征的地方,而砻市则是朱毛历史性会师的地方,其百年学府龙江书院则是我军军政院校的摇篮。作曲家以这五个地点为中心,写出了工农革命红军当年无比艰辛的革命历程以及崇高的革命情怀。 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以及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日子里,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隆重推出这部交响组曲《井冈山》原创CD,就显得意义格外不同了。 在录音和制作过程中,这张唱片还依靠多轨录音技术优势,仅用了较少乐队演奏员和合唱队员,同时采用24bit/96KHZ的录音规格,使交响组曲《井冈山》的实际录音效果堪与完整交响乐队编制的演奏效果相媲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