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白相得正起劲 大人无奈一旁等候 “陪玩”家长休息日比上班忙 郭剑烽 范小锋 |
黄金周过去不久,家住铜川路的金善花女士却累倒了:血压升高,头晕耳鸣。昨天,医院一纸“疲劳过度”的诊断让她找到了病因:“就是陪女儿和她的同学去白相引发的。” 家长闲坐打发时间 节假日,记者在锦江乐园、上海科技馆等大型游乐场所,不时见到这样的场面:入口处,叽叽喳喳站满了兴奋的孩子们;室内大厅椅子、走廊地板甚至草地上,都坐满了陪同前来的家长。让孩子邀上小伙伴,然后把他们带到一个有吃有玩的场所“放羊”,自己则选择一隅等候——这是眼下节假、双休日众多家长的选择。 记者在上海科技馆看到,闲坐在椅子上的家长,有的翻阅带来的书籍,有的看起事先拷在MP4里的电影。而设在底层的大食代广场,家长们的一顿饭能耗时三四个小时,即使饭毕,也要叫上一杯饮料“谋杀时间”。“打发时间最难熬。”家住长宁区仙霞路的罗先生,干脆把公司的账册、报表统统拿来加班,占据了整整一个桌面。一杯果汁、一碗炒面、一根玉米棒,是他占坐的“资本”。更多的家长则百无聊赖地闲坐,时不时看下手表。 不愿同玩原因种种 与室内相比,露天游艺场的歇息条件逊色不少,大部分椅子被陪孩子来玩的家长占据。许多人坐在草地上,有的甚至倚靠桥栏歇一歇。按规定,草坪不准坐人,但同为父母的管理人员体谅做家长的苦衷,经常“眼开眼闭”。 在锦江乐园,记者问一位坐在草地上已有两个多小时的章女士“为什么不和孩子一起玩”。她苦笑道:“儿子喜欢玩忽上忽下的项目,我头晕眼花,他却连叫刺激,我可实在吃不消。”据记者调查,不与孩子同玩的原因有四点:一是不愿介入破坏孩子自由自在的游兴;二是门票大多上百元,多数家长舍不得;三是许多专为孩子游乐的设施,大人不感兴趣;四是家长自身来过多次,已经没有新鲜感。 同学父母轮流带玩 “如果有专门陪阿拉女儿白相的人就好了。”许多家长发出这样的感叹。记者先后找了3家家政服务公司,都没有专门的陪玩服务。负责人一致认为:“这不现实,因为目前做家政服务的大多为家境困难的外地妇女,本身对大城市生活陌生,如果到游乐场所,她们自己都要有人带,怎会令人放心?” 记者在曹杨中学、梅陇中学、七一中学了解到,由同学家长轮流带玩已经开始时兴。节假双休日,往往两三个孩子组队,由一名家长带他们到所去的地方即可,“吃饭、门票一概由孩子自行商量解决”。“让他们自己结伴解决一些问题也是一种锻炼。”金女士说。 本报记者 郭剑烽 特约通讯员 范小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