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港湾:人美情更美 ——“金秋展映”重点片《东方大港》拍摄侧记 赵倩 周铭 |
| ||
|
昨天下午,优秀国产片“金秋展映”重点影片《东方大港》在上海影城举行了隆重的首映礼,影片导演张建亚、主演廖京生、苏瑾、王洛勇等,以及洋山港的建设者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洋山精神来拍戏 该片于6月23日开机拍摄,为了赶在“十七大”召开前制作完成,剧组人员夜以继日投入工作,整部影片的拍摄及制作总共用去了仅100天的时间。导演张建亚介绍说,拍摄时间有限,剧组以“小时”来安排日程,而现实中的洋山港建设者同样也是与时间赛跑,才会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成就世界建设奇迹,因此他笑说:“我们的拍摄用实际行动学习了洋山精神。”许多演员在拍摄该片之前,对洋山港了解甚少,在看了剧本来到繁忙的洋山港及宏伟的东海大桥时,都被这壮观的场面所震撼。 在整个电影拍摄期间,演员们被这一伟大工程所感动,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洋溢于心,他们将感动注入到塑造角色的点点滴滴之中,演绎了平凡人的理想之光。 人物情感很丰富 为了更好地完成影片创作,导演常将剧本拿给洋山港建设者看,听取他们的意见,交流中让张导感受深刻的是,这些创造世界奇迹的人,都是实实在在的普通人。因此他赋予了片中人物丰富的情感内容,“这不是一部科教纪录片”,每一个人都不是空洞枯涩的,而是丰富充满人性化的。苏瑾的跨国恋情温馨,廖京生与王洛勇的同学情朴实,廖京生与苗圃间的父女情更是全片最出彩的感人之处。 片中还有一个小人物,曹坤其饰演的洋山港建设居民大动迁中的“钉子户”,现实中的他也曾经历过一次动迁,他原本住在川沙,曾经在开发浦东的建设中,积极配合拆除了自己200多平方米的别墅,这段经历帮助他生动地演绎了这一“钉子户”。 晕船者拍晕船戏 今年上海32个高温日,剧组经历了31个。苏瑾说:“拍摄中完全投入角色了,没有辛苦的感觉。”海港没有任何遮挡物,所有演员都直接暴晒在太阳下,在临时挖出的水池中,一泡就是几小时。影片中廖京生在海浪中的感人片段,让他在水池里整整折腾了两个晚上。大量的船上场景拍摄也让青年演员吕行吃了不少苦头,苏瑾知道自己晕船,每回上船前都喝上一小瓶晕船药,没想到演员吕行更严重,戏一开拍就开始犯晕,导演一喊停,立即呕吐不止。有一场他在狂风暴雨中返航的戏,船体被浪花崩碎的玻璃渣划伤了他的背部,他用保鲜膜包一下,继续拍摄,大家都笑说他的晕船呕吐镜头拍得特别真实。 实习生 赵倩 本报记者 周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