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盛况当年 哥们临阵对决 ——2004NBA中国赛至今难忘 李元春 冯歆 |
|
2004年10月,首届NBA季前赛登陆中国,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空前的NBA热潮。 征战NBA的姚明,率火箭队“回家”;在NBA试训的刘炜,随国王队“亲征”;原汁原味的NBA比赛,麦迪、毕比等球星的精彩表演……所有令中国球迷为之心动的因素加到一起,使得那次NBA中国赛获得了圆满成功,至今令人难忘。 姚明——“回家”的紧张 那时,挥别了“弗老大”的姚明刚刚迎来新队友麦克格雷迪。那时,“MM组合”等待着被考验,等待着被证明。2004 NBA中国赛,不但见证了姚明的“衣锦还乡”,也见证了姚麦所引领的“新火箭时代”的到来。 姚明,让数字庞大的中国球迷更为关注NBA;也正是姚明,促成了NBA比赛在中国的登陆。“在中国比赛对我有特殊的意义,这是我第一次回到祖国来参加NBA比赛。而中国球迷更可以在这两场比赛中享受到原汁原味的NBA比赛。”姚明说。 那一次,或许是“家乡父老”的期盼压力太大,上海站比赛姚明的表现不算出色,“我一出场就找出口在哪里,因为现场的气氛让我感到窒息,我很想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姚氏幽默”不改,心理紧张影响了状态也是事实。 记忆中,还有姚明那句“我要多看他几眼,提醒自己不要把球传错了”。为什么每次到刘炜身边总要多看几眼?是较劲,是关心,抑或是习惯?姚明的幽默再次让我们体会到,“中国德比”是如此温情,就如同中国球迷一直在欣慰地看着姚明在NBA的成长。 刘炜——“试训”的忐忑 当时的刘炜心情自然不同于姚明。姚明可以“豪气”地请全体队友到上海和平饭店“撮一顿”,但刘炜则坦承没有请国王队友的计划,“如果我第一次请客就不合他们的胃口,岂不是很没面子吗?” 但即便有些遗憾,在国王队的日子仍成为了刘炜宝贵的财富与经验,“我在每天的训练和比赛中都尽量做到最好,而且每天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在训练中和毕比、杰克逊这样的球员对阵,每天我都能够有新的发现,这样学习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我会珍惜这样的机会努力提高。” 现实有时候令人如此无奈, “携手长大”的铁哥们却遭遇“一冷一热”的差别待遇。当姚明为出席各种活动而早出晚归连连喊累的时候,刘炜说,“我天天能睡懒觉。” 比赛——出奇的火爆 3年前的NBA中国赛,情景完全可以用“异常火爆”来形容。当球迷们拿着铺盖在购票点前排起了几百米“长龙”的时候,当火箭队下榻的酒店正门、后门、侧门都被警戒线圈了个严严实实的时候,当凌晨4点到达的NBA球星眼前全是早早就在等候的球迷的时候……NBA的飓风以势不可当的势头刮入了中国。 有一种搞笑的说法,当时“小巨人”姚明早早“囤积”了送给亲友的球票,所以当上海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时,只有两种人手里还拿着一沓票:一种是黄牛,另一种、确切地说是另一个就是姚明。一个是拥有姚明的火箭队,一个是拥有韦伯、毕比等大牌球星的国王队,外加“中国德比”的诱惑,一切的一切,怎能让球迷们不趋之若鹜? 不仅有原汁原味的比赛,啦啦队的劲舞、“吉祥物”的搞怪、赛场音乐的狂热……这些带给了中国球迷不同以往的乐趣。就像姚明说的,“原汁原味的NBA真正地调动起了大家的激情。看到大家为火箭欢呼,也为国王喝彩,我觉得球迷们已经真的开始享受篮球的乐趣了,挺好。” 本报记者 李元春 实习生 冯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