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何金森 |
|
◆ 何金森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临床治疗方法繁多,但至今尚无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该病的发病机理至今仍不甚明了。目前的研究认为,因雌激素水平过度降低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或肾上腺轴等功能紊乱所致的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等产生失衡,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更年期由于卵巢雌激素分泌下降,不仅会使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增加,继而雌二醇/睾酮(E2/T)比值明显下降,使妇女生殖能力衰竭,同时还会导致中枢β-内啡肽(β-EP)水平低落,出现一系列精神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由于E2水平下降导致免疫系统功能衰退, 增加更年期妇女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机会。雌激素低落,血脂代谢改变,促成心血管疾病增加,因此雌激素水平下降也是绝经后妇女易患冠心病的因素之一。另外,雌激素还是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 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针灸可通过调节机体内环境,而产生治疗效应,其作用途径可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角度多层次的调节, 研究认为针灸作为一种自然疗法,通过合理的配穴及适当的针灸方法能对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种功能起调节作用。如刺激人体某些穴位具有兴奋卵巢,促进性激素分泌增加的作用;有的穴位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 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一医科大学)共同组建的“针灸对生殖内分泌功能调整作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专题组,具有多年从事该病症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的经验。临床治疗及实验结果均表明: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具有独特的疗效,可明显缓解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有效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针灸调节机体雌激素水平有关。 (上海市宛平南路650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医疗门诊部每周二、四、六下午设专科门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