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影片努力增强可看性 风格类型多样化感情戏上下功夫 周铭 |
今年10月是国产影片异常热闹的一个月,借金秋优秀国产影片展映的东风,《八月一日》《青藏线》《我的左手》等一批新片集中与观众见面。近日,上海电影集团精心拍摄的《东方大港》也隆重上映了。从这些影片来看,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立意、取材、手法等方面都更加贴近观众,增强了可看性。 主旋律影片的故事是否曲折动人,人物是否生动感人,一直是创作中的难题。近日亮相的主旋律影片表明,这方面已有明显的进步。不少主旋律影片借鉴国外电影的成功经验,呈现出类型多样化的特征。《东方大港》大胆地将灾难片的元素应用到影片中,充分显示视觉特点,在影片的特技上匠心独运。片中暴风雨、直升机抢险营救、巨浪冲击、海水淹没等场面都拍得真实、震撼,努力追求着中国电影特技的最佳效果。《青藏线》以修建青藏铁路为背景,力求再现三代中国铁路建设者的献身精神和心路历程,带有史诗片的气质。《八月一日》和《我的左手》则分别是战争片和传记片的类型。四部影片,四种类型,显示了主旋律影片在创作思路上的活跃。 以往,主旋律影片往往过于强调宏大气势而忽略了细节的生动刻画,尤其缺乏亲切动人的感情戏。现在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了主创人员的普遍重视。《东方大港》中,男主角常天启与女儿常文婕的父女情、常天启与王栋的同学情、江虹宇的跨国恋情、以常文婕为代表的“三高”女士的情感戏,不仅感动了观众,也引发了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我的左手》根据独臂英雄丁晓兵的先进事迹改编创作,讲述了一名当代军人从战斗英雄到时代先锋的成长故事,亲情、友情、爱情巧妙地贯穿其中,呈现了英雄对战友、对部队、对家庭的责任,展现了当代中国军人战时敢于舍身、平凡中成就伟大的高尚情操,使观众受到感染。 本报记者 周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