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6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2007年10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普陀社区常年活跃着一批专管闲事的党员邻居,他们——
解决“鸡毛蒜皮”防止矛盾激化

郭剑烽 范小锋 蔡仁华


  本报讯 (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范小锋 蔡仁华)“您好,我是党员,有什么可以帮你吗?”每周一上午,普陀区石泉、曹杨、甘泉等街道社区的一支支全部由党员组成的“百灵鸟百管队”会定时上门走访反映问题的居民。三年来,这批党员群众自发组织已经为邻里纷争、家庭矛盾、社区纠纷解决300多件。

  担当“第一哨”

  “每当有矛盾浮现,你总能看到党员解忧队员的身影。”石泉街道信访办负责人老何告诉记者,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于萌芽状态,关键要“发现早,介入早”。这里,邻居成了最有可能第一个获悉情况的人。“如果把退休党员组织起来,让他们担负通风报信的任务,就能便于我们及时解决问题。”街道首先在居委会试点,而后逐步扩大,现在覆盖面几乎达到全石泉地区,参与的党员人数有2000多名,“党员第一哨作用明显”。

  前不久,一对年轻夫妇买好火车票欲赴京上访,反映父亲没有享受到离休待遇。当邻居党员了解发现这个情况后,一方面把这对夫妻劝入居委会谈心室,一方面又迅速报信。后经仔细了解,耐心劝说,他们退了车票。“虽然这件是属于父亲企业的事,但你们讲话公正,相信问题能解决。”此后,街道居委会专门派人到企业协调,既按照既定政策,又摆明家庭困难,从中选择了一个折衷的方案,使这对夫妻甚感满意。

  专管身边事

  有3780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曹杨街道“百灵鸟百管队”,尽管管的都是家长里短,甚至鸡毛蒜皮的小事,却由此堵住了矛盾激化的“大洞”。“政府退后一步,群众组织跨前一步”的提法,曾经让人担心有不作为之嫌,实际结果表明,正因为有政府在幕后支撑,“迈前一步”的党员才能有胆有识地敢于善于管事。闹矛盾的双方,看见来劝和的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也愿意一吐为快,特别是党员邻居的晓之以理,最终化干戈为玉帛。包自己、包家庭、包楼组、包对子、包区域,保证“身边人”遵守村规民约,是加入百管队的首要条件。

  普陀区原民政局局长黄爱莲退休后,成为“百灵鸟百管队”一员。每周六义务提供法律咨询,主动介入调解民间纠纷。一对母女为房屋纷争多时,准备对薄公堂,黄爱莲多方奔走,换位劝解,协调疏导,最终帮助她们达成谅解方案并进行了公证:由女儿出资6万元帮助其母另觅房源,化解了这对矛盾。

  小区一户外来务工者家庭发生事变:男主人因病去世,妻子离家出走,年幼的儿子生活、学习没有了着落。还是“百灵鸟百管队”出面,落实了社区单位助学帮困结对措施,签约5年为孩子负责每年学费和生活费用数千元。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