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6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2007年10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笑声、掌声、议论声,响成一片
市民上午踊跃收看十七大开幕直播

潘高峰 江跃中 倪 颖

  ■ 南京东路街道居民上午在世纪广场载歌载舞欢庆党的十七大开幕
  ■ 上午9时起,静安区华业居委会党员群众观看党的十七大开幕电视直播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今天上午9时,党的十七大在京开幕。上海市民和各行各业工作者踊跃收看电视直播,笑声、掌声、议论声,响成一片,申城处处洋溢着欢快、自豪的气氛。

  社区居民相约聚一堂

  上午9时,在静安区华业居委会办公室,相约一起观看十七大开幕电视直播的社区党员群众,挤得满满当当。看到振奋处,大家一起讨论,一起鼓掌,小小办公室里热闹非凡。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细细聆听胡锦涛同志的报告,这句话让居民们深有感触。

  78岁的老党员茅正乾,在党的八大时入党,如今已有50多年党龄。他告诉大家,这几年区政府和街道为居民办了三件实事:改造老化电线、改造厨房、改造卫生间,他都是切身受益者。“办老百姓最需要办的事,这才是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啊。”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提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如今已经是一名就业援助员的吴环最有体会。2年前还是一名无业人员的她,在街道和居委会的帮助下成为了一名就业援助员,专门为下岗失业人员服务。“曾经的经历和政府的关心,让我在工作时也特别用心努力。今天听了报告,我感到自己的工作更加有意义。”

  年近八旬的赵洪涛老人激动地告诉大家,自己感到“很有奔头”。“这些年我们国家发展得多快啊!党中央已经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比如科学发展、清除腐败、缩小贫富差距等。相信十七大之后,一切会更有希望。”

  路人驻足观看谈体会

  上午9时,南京西路广电大厦大屏幕准时直播党的十七大开幕,很多路人驻足观看,对大会的召开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来自陕西的外来务工者侯先生说,这几年,党和政府出台了不少好的政策,给外来务工者的资助也越来越多,这让他感到非常高兴。

  市民何克通刚买完菜,路过电视台便驻足观看了好一阵子。“现在工资增加了,我们退休老人也有更多保障。”何老先生乐呵呵地说。

  强生出租车司机朱坤裕趁着等客之际,下车观看电视直播。已有20年党龄的朱师傅高兴地说,他多年前就开始关注党代会了,觉得政府越来越关注民生问题,而且一届比一届有实质性内容,因此他对我们党很有信心。“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出租车司机,体会最深的就是上海的城市道路建设了,我们看着一条条高架道路建起。另外,随着入世和申奥成功,我们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提高。”

  “好八连”集体看直播

  上午9时,“南京路上好八连”电教室内,“学习十七大精神,建设过得硬连队”等横幅格外醒目,全连官兵聚集一堂,集体收看。胡锦涛同志的报告不时激起热烈的掌声。八连指导员黄森说,在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新征途上,要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今天上午,驻沪陆海空部队和武警部队官兵都认真收看了党的十七大开幕直播。大家纷纷表示,听了胡锦涛同志的报告,一定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好报告的精神实质,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民营企业感受“好时光”

  今天早晨8时40分不到,闸北区新新物业公司20多名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早早来到会议室的电视机前,等候收看十七大开幕电视直播。

  在2个半小时的直播时间里,大家全神贯注仔细聆听。之后,大家纷纷联系本职工作,畅谈观看胡锦涛同志报告后的感想。有近30年党龄的公司董事长范成瑜说,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提到,十六大以来我国在各项事业上取得巨大进步。我们这个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过去的5年里,公司真是遇到了“发展壮大的最好时光”。

  本报记者 潘高峰 江跃中 

  实习生倪   颖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