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法治视窗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股市分析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读者俱乐部
 第A24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长三角·综合
 第B03版:长三角·专版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游走都会
 第B12版:广告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10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送光明活动会员反响热烈

金恒


  中秋节期间,本报联合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推出的“2007重阳节为白内障老人送光明”发出了征集令,反响热烈,百位报名老人已在医院接受检查,符合手术条件的老人将择日接受手术。

  “今年轮到了自己”

  第一位报名的是我们读者俱乐部的老会员——今年81岁的虞铃娥老人。一问才知道,她的老伴朱一飞正是在去年本报“为百名老人送光明”的活动中重见光明,今年,他们又赶了个早,有幸得到免费手术的机会,朱一飞笑得合不拢嘴:“好事成双,好事成双,你们做手术,我们放心。”

  朱老先生说,自己和老伴退休后,视力都越来越差,领养老金看不清数字,买菜摘菜看不清楚好坏,到亲戚家串门找不到门铃。去年接受手术后,问题都解决了,这下子,老伴虞铃娥有些“嫉妒”,她开玩笑:“蛮好去年报名让我做手术的,结果让给了他,不过还算幸运,今年又搞这样的活动了,终于轮到了自己。”

  中秋节那天,他们又看到了“送光明”活动征集令,报名热线开通后,立刻就打进了电话。经过医院检查,虞铃娥的眼睛符合手术条件,手术后很快就能重见光明。

  “医好眼睛为大家”

  78岁的郑金娥是独居老人,自从1965年老伴离开人世后,她一个人带大了四个孩子,辛苦一辈子的她患上了白内障,却一直没有去看看眼病,郑金娥说道:“从去年开始,我就没办法看新民晚报了,因为有白内障,看小字太吃力了,只能让儿女读给我听。”

  眼睛看不见,生活也不方便,郑老太的子女只能轮番跑回家里照料她,郑老太的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老太太的女儿桥小姐是晚报俱乐部的会员,看到本报的活动消息后,第一时间替老母亲报了名。昨天6时多她就起床,带着老母亲从虹口区万安路赶来长宁区作检查,郑老太说:“如果做好了手术,我就不需要子女老往家里跑照料了,他们也能安心工作,照顾孩子,医好眼睛也是为了大家好。”  金恒

  第一批免费手术名单

  虞铃娥\徐兆兰\孙定珍\郑金娥\祝小梅\沈金妹\康丁\龚国梅\顾焕金\谢玉美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