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法治视窗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股市分析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读者俱乐部
 第A24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长三角·综合
 第B03版:长三角·专版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游走都会
 第B12版:广告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10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意识流”歌剧昨成本届艺术节“前奏曲”
《诗人李白》咏叹人生

杨建国

  ■ 《诗人李白》演出照 图TP

  本报讯 (记者 杨建国)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8日举行开幕式,开幕演出系列中的歌剧《诗人李白》,昨晚在上海大剧院上演。这部由郭文景作曲、廖端丽和徐瑛编剧、林兆华导演的歌剧刻画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形象,全剧以内心独白为主线,让沪上观众意外地欣赏到了一部颇具“意识流”风格的舞台作品。

  《诗人李白》是创作团队为田浩江度身定做的歌剧,全剧围绕李白对人生遭遇的倾诉和感慨,设置了酒(迟黎明扮演)、月(周晓琳扮演)、诗和审判官(江其虎扮演)等角色,在“李白与酒”“李白与月”“李白在皇宫”“李白在监狱”“李白升天”这五场戏中,通过角色关系营造戏剧情境,但每场戏并无情节和悬念,更多的是李白的心境表露。这种用场景分隔而没有具体情节脉络的歌剧以前从未有过。因此有观众认为,该剧中的李白,是在用演唱和吟诵表现“意识流”。

  尽管有些观众不太习惯这种结构的歌剧,但大多数观众对如此新颖的样式表现出了好奇,并在逐渐形成的戏剧氛围中,进入了李白的内心。李白的一生,有官袍加身的荣耀,也有身陷牢狱的凄凉。浪迹于山野江河,他从宽阔的天地中寻觅到了心灵的自由,但对荣耀的眷恋仍然使他困惑。最后,一句“水中月”的感叹,似乎点出了这部歌剧的主题。

  由张国勇执棒的上海歌剧院乐队,担任这部歌剧的音乐演奏。郭文景的音乐,不乏现代音乐的结构方式,但如果仔细感悟,不难发现他对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和整合。在一些合唱中,甚至可以感受到川腔的跌宕旋律。也许,这样的音乐听一遍只能获得粗浅的感觉,只有如品茶一样,反复体验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美妙。田浩江在这部歌剧里,真正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扮演的李白无论是演唱和吟诵,都显得诗意十足,颇具韵味的现代感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详细 071016118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