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房内藏有宋元名画画册 ——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专访之三 林明杰 |
| ||
| ||
|
由于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正在维修改建,因此一些馆藏文物不得不转移到外面,版画及纸本绘画库房便是如此。 意外受邀 本来我们的行程中并没有安排参观库房。那天中午,阿姆斯特丹博物馆的专家们和上海来的记者及上海博物馆人士共进午餐,言谈甚欢,阿姆斯特丹博物馆版画及纸本绘画部门的负责人慷慨地邀请记者们去参观他们的库房。 阿姆斯特丹很少有高楼,楼房大多在4层左右,结构有点像上海过去的新式里弄房子。去库房的一路上都是这样的民居,从底层的窗户望进去,记者发现几乎每户人家都装点得像个画廊和图书馆——墙上都挂着几幅画,都有成排的书架,还总有几件不新不旧的陶瓷。不知不觉到了库房。库房门口停着一辆厢式卡车。原来正准备装运到上海去展出的作品呢。 收藏丰富 进入库房前先经过一个不大的阅览室。负责人说,阿姆斯特丹博物馆是由国家拨款的,所以任何人出于专业需要都可以免费查阅馆藏版画和素描作品,纵然是伦勃朗的作品。阅览室内有一处利用天窗自然光的地方,这里是供阅览藏品的。 进入库房底层,发现里面有不少金属支架撑着天花板。原来这处临时库房原为民居,因其承重能力不够,所以不得不采取措施加强其结构。该博物馆收藏了约80万件版画、纸本绘画和10万张摄影作品。另外还有相当多的图书资料。记者还看到书架上有几本中文的中国宋元名画大画册。 重金收购 负责人说,目前正在对收藏的古旧版画重新装帧。他取出了一盒大约16世纪的版画。每张画都用日本的无酸纸托裱着。托纸比画大很多,四周留出空白,便于人们阅览时翻动,而不会损坏画本身。托纸中央挖了一个比画略微小一些的空洞,这样就可以了解画背面的状况。粘合剂是用天然材料制作的,吹口气就能使画剥离。托裱好的版画还用一式的卡纸夹住。大约10张画放入一个匣子。展出时,取出来直接装入画框就行。 别小看这些巴掌大小的版画。有关专家拿出一张古代木雕花样的版画说,这是不久前刚买回来的,花了十多万美元。还有更贵的。 记者还看到了一些伦勃朗的素描作品。其中一幅让人印象深刻。画面上有一个摊煎饼的老人和一个正在裤兜里掏硬币的男孩,那男孩掏钱的动作、神态极为生动有趣。 延续传统 记者还参观了正在修复改建的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建筑。这栋由著名建筑师库博斯设计的建筑,经过多次改动。这次修复将尽可能恢复库博斯的设计理念。该建筑雄伟、精美,有点像天主教教堂。有许多雕塑和彩绘。这些传统工艺濒临失传,这次修复几乎集中了荷兰这方面所有的能工巧匠,还突击培训了一批学生上岗。 改造后的阿姆斯特丹博物馆在主体建筑的正中打开一条大通道,便于自行车驶入和停放。自行车是那里非常普及的交通工具,博物馆的改造设计充分体现了为公众服务的理念。博物馆还将利用100米以下地下水来调节室内温度,以节约能源并加强环保。 特派记者 林明杰 (本报阿姆斯特丹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