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法治视窗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上海地产
 第A26版:上海地产
 第A27版:上海地产
 第A28版:上海地产
 第A29版:上海地产
 第A30版:上海地产
 第A31版:上海地产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 · 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 · 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 · 运动特刊
 第B14版:汽车 · 运动特刊
 第B15版:汽车 · 车情车趣
 第B16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新法实解
 第B2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3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24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10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善人之道”

白子超


  先进篇载:“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善人,前文已述,是善良之人,人中之杰出者。孔子议论的善人,主要是指执政者。

  道,多义,此处应是途径、方法义。“问善人之道”,意思是问善人走的路如何,或是问善人干的事怎么样。

  践,踩踏,引申为遵循。迹,痕迹,引申为先贤遗留下来的功业以及教诲等。

  入室,这是一个比喻,指道德学问达到了精深的程度。居家建筑由外至内分别是大门、庭院、堂屋(正厅)、内室,孔子以“升堂”“入于室”比喻道德学问由浅入深。孔子曾评价子路“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先进篇),是说子路鼓瑟的境界和礼乐德性达到了中等水平。自然,第一阶段实际上是“入门”。于是,后来又有“门外”“门外汉”之说。

  对此章的理解明显分成两派。一派可用《论语新解》作代表:“子张问善人的行为。先生说:‘善人能不踏着前人脚印走,但亦进不到室内去。’”此解认为善人行事不依成法,有所创新,自成一家,但道德学问未到深奥处,把“不践迹”与“不入于室”看成是两回事,是转折关系。一派可用《论语译说》作代表:“子张问作善人的原则。先师说:‘不踩着前人脚印走,道德学识难以进入最高境界。’”此解把“不践迹”与“不入于室”看成是一回事,是因果关系。

  愚以为,后者是正确的。孔子是说善人没有按照先贤的教导和功业去做,所以各方面都达不到最高水平。但是,“善人之道”译为“作善人的原则”,不确。

  孔子虽然从批评的角度回答子张的问题,但并没有否定善人。“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述而篇)这足以证明孔子对善人的肯定。孔子肯定善人,同时认为善人各方面水平不够,还有其他例子。

  子路篇载: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此章中心语是别人说的,孔子引用并加以肯定。“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也可以做到消除残暴、不用刑杀。”这话确实不错啊!此章固然是说胜残去杀之不易,可同时也明确指出善人之道迂钝而功效甚缓。与下一例比较,这一点就看得更清楚。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路篇)期月,有一周年、一整月两解,此处似应取前者。如果有人用我主持国政,一年可以改变旧貌,三年就会很有成绩。可见,二三代善人为邦百年,不一定抵得上孔子一人主政三年。这只能说明善人与孔子根本就不是一个水平的人物。善人没有遵循先贤的教导,没有吸取先贤的经验,不学习,或学习较差,道德、学问、能力等等都很有限。

  在孔子心目中,善人低于圣人、贤人和君子。《荀子·哀公》载:“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这话不一定就是孔子所说,但意思与孔子思想相合。所以,善人的水准与“士”相当,由上到下属于第四层次。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