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法治视窗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上海地产
 第A26版:上海地产
 第A27版:上海地产
 第A28版:上海地产
 第A29版:上海地产
 第A30版:上海地产
 第A31版:上海地产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 · 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 · 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 · 运动特刊
 第B14版:汽车 · 运动特刊
 第B15版:汽车 · 车情车趣
 第B16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新法实解
 第B2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3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24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10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谁来管“航母”?

吴 强


  吴 强

  4年前,我写过一则新闻,如今已成“旧闻”,说的是“民校‘航母’驶入浦东”;4年后,我又写了一则新闻,说的是“2万元退款究竟要拖多久?”两条新闻的主角是同一个:上海东方世纪学校。两条新闻对照着读,很有意思:

  4年前的学校踌躇满志: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超过18万平方米,落户浦东,旨在培养未来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学生,校门口写着办学理念“中国灵魂 世界眼光”。4年后:白纸黑字答应人家的退款,迟迟赖着不付。退款新闻见报后,不少读者打来电话:少则一两千元的被褥服装费,答应退却不退;多则上万元的服务费,答应退也不退。

  有高明的家长推测,是不是这个学校的资金链出了问题,不然怎会如此瞎搞?是否这样,没有调查,不敢妄测。不过,开门做生意——当然,这个生意不同寻常,是教育人、培养人的高尚事业——可能成功,也可能出些问题,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出了问题就往家长身上转嫁,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这样的“中国灵魂”,岂非令人齿冷?这样的“世界眼光”,难免被人嘲讽。

  要不回钱的家长求告无门,只能找到媒体,媒体可以尽言责,难以尽事责,无法作为权威部门上门去“逼债”,实在有爱莫能助的感觉。那么,究竟谁来尽事责?“航母”启航时风光无限,“航母”搁浅时,谁来过问和保护船上的“乘客”?还是只能任由他们随船颠簸?

  说到底,还是个市场环境问题:要有良好的进入机制,有志于教育的民校投资人可以顺利开办,与公办学校一争短长,合法赚钱;也应该有良好的“退出”机制,万一出问题,尽量让家长们避免损失——这也是一种应当保护的消费者合法权益吧?

  总不见得,以后家长们择校时,也要像进股市一样接受风险教育,默念“股市(学校)有风险 入市(校)需谨慎”吧?

  [本文上海电台今天下午4时30分《晚报大家听》(中波990、调频93.4)同步播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