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湾街道积极开发青年就业岗位 “2030”啃老族有了方向 袁玮 |
本报讯 (记者 袁玮)住在虹口区江湾街道的23岁的小周近来心情格外好,他终于可以告别终日与电脑游戏为伴的日子,走上工作岗位。他感慨地说,这要感谢街道千方百计开辟就业渠道,给了他就业机会。 小周中专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于是在家“啃老”。小周的父母都是协保人员,不久前父亲因病突然去世,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街道就业援助员主动上门为小周制作了一张“劳动力资源信息卡”。信息卡刚刚做好,小周的信息便与社保中心发布的用工信息对上了号。宝钢人力资源公司要招行车工,通过面试,小周获得了在公司见习的机会。 小周之所以能如此快地找到“归属”,是因为针对就业压力从“4050”向“2030”延伸,街道加大了对外就业渠道的开拓力度,将开发青年就业岗位向江湾周边地区延伸。街道与宝钢人力资源公司等接触,鼓励他们接纳更多社区青年失业人员;另一方面引导青年人转变就业观念,展开就业培训,并利用青年职业见习这一平台,每周发布见习岗位信息,提供有针对性的见习援助措施。街道数次到宝钢实地考察并与公司领导会面商讨合作事宜。据统计,自去年以来,仅宝钢人力资源公司就提供了150多个工作岗位,江湾镇街道先后组织300余名青年前去面试,解决了70多人次的就业问题。除宝钢人力资源公司外,街道还与联华超市、上海铁路保安等大公司加强联系,今年1至8月份,为400多人次在这些单位找到了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