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房商看好后市 房蓉 李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报地产评论员 房蓉 李真 整理 预测A 楼市降温 持续调整 楼市反弹力度有限 陈穗建(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2005年底至2007年,股市赶上大牛市,楼市则再次进入调整期。造就这种规律的重要原因就是,股市、楼市同属资金推动型市场,根据供需关系决定价格,资金充裕购买力强,必然会拉动市场的发展。从目前来看,上海楼市这一反弹不会持续太久,因为楼市的调整还没到位,需要继续消化宏观调控的措施,自住性需求的主力已在2001至2005年得到满足,若等到第二波改善型需求出现,也需时间来加强经济基础。 购房时机可望出现 薛建雄(上海佑威房产信息有限公司研究中心主任) 股市由于金融等大盘蓝筹的支持和红筹股回归,投资热点依然存在,未来依然是平稳向上的趋势。楼市与股市相同,在国家经济快速上涨的情况下,长期看好。只是在全国过去一年多的高涨(上海上半年的高涨)之后,购房能量有些亏空,需要有一段时间的调整,但是长期高走的趋势依然存在。经济快速增长也在使国民的购买力进一步增强。但是之后几个月的房价调整期里,购房可能会是最划算的时机。 部分区域房价回落 丛力(信义房地产企划研究室主任) 来自信义的调查显示,10月份以来,业主频繁抬价现象已经明显减少,小部分业主意愿下调当前的房价。各银行最近又进一步明确了“第二套房贷”的实施细则,以此种发展状态来看,未来房价变化不会大起大落,部分区域会有价格回落的可能。至于大量游资会不会因此而转投股市,我认为其实市面上有多种投资工具,且在目前的状态下,股市市场分化加大,风险上升,因此,投资人变得更加理性。 “跷跷板”出现是必然 赵旭 (上海兄弟置业企划经理) 对于股市来说,今年上半年冲到5000点,很多人获利丰厚,并转而投向楼市,应该说到目前为止,这一些获利已经消耗掉了,股市楼市进入一个新的“蓄水期”。目前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其实还是相对温和的,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市场供应量的减少,未来必然会出现市场上资金流变小,只能选择一边的情况。未来这两者大起的情况很难预测,但大落是不大可能的。 预测B 短期震荡 长期繁荣 股市楼市双盘整 杨健(锦和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 股市楼市的“跷跷板”规律早已不符合现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的楼市与股市双线飘红。在近期,楼市与股市已经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股市有回落,楼市显观望。我个人认为,股市到6200点、6300点时又会继续盘整。而楼市经过近期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会有2个月的市场观望期,2个月后楼市成交量会继续稳中有升。 供求决定市场走高 曾剑峰(金帝集团营销总监) 楼市和股市就好比血压和体温,他们相互间有一定的联系和反映,但根本的关系是和机体本身的关系。从现在的情况看,股市的走向很难确定,但楼市起码近三年内不会出现拐点。整个楼市2005年出现过拐点,刚刚经过调整,目前处于上升阶段。市场上表现强劲的是真正的刚性需求。加上供应量的减少,供求关系决定市场将继续走高。 “快牛”变“慢牛” 马冀(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研究经理) 国内资金的流动性过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么多钱的投资渠道,无非是股市或楼市。然而,无论是股市还是楼市,目前获利速度都在放缓。经过2005、2006年的低谷,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报复性增长,经过前两三个月消化后,目前供需矛盾稍微缓解,但房地产市场整体并未出现大的颓势,房地产市场仍将会保持长期繁荣状态。 下半年难有大波动 韩建君(上海华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中国楼市长期上涨,其原因是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中国人口在红利高峰,加之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持币的增加,楼市几乎成为硬通货。下半年楼市应该不会有太大波动。而股市目前到了前期的高点,市场愈发敏感。许多股民为了保住胜利成果纷纷空仓观望。目前市场急需寻找新的理财类型。 预测C 股市大牛 楼市大热 出现拐点可能性小 杨子江(大华集团营销副总经理) 股市财富效应对楼市的影响是有的,并不是跷跷板那样简单的你升我降的关系。双方共同上升也很正常,不必太意外。至于楼市股市的拐点的出现,我只能说,据以前的事实来看,可能性不大。就楼市而言,市场供应量有限,价格达到一定量,需求会受到抑制,但市场的刚性需求始终存在,加上宏观政策的落实和消化,市场还将保持相对的平衡。 “泡沫”论过于悲观 李启勇(上海元易信担保有限公司 董事长) 股市楼市的“U”型结构很正常,并且这两方面还都有足够的上升空间。楼市还存在着刚性需求,它和股市是相辅相成的,这两者目前的形势及未来的趋势都非常好,我相信三年之内,甚至十年之内都有上升空间。国外很多历史经验都能证明,目前中国处于一个非常繁荣的阶段,所谓的泡沫观其实过于悲观,部分过快是可能的,应该看到主流的发展,是稳健的,向上的。 牛市上攻惯性仍在 陈晓阳(资深证券分析师) 目前,牛市的三个条件依旧存在:中国经济不断向前,上市公司超预期增长以及人民币升值。提高准备金率、加息等常规调控手段,对股市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等到股指期货的负面影响淡化,市场又会继续向前。国家出台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只会有利于楼市健康发展,不是刻意打压楼市,中国城镇人口不断增多,楼市想下跌也难。经济超预期增长,总的环境没有变。 楼市还会持续走高 郑建国(上海东旺房地产总经理) 资金过剩以前也一直存在,那时候大家都把钱存在银行里。而现在大家的消费观念改变了,所以楼市和股市都表现出上涨的态势。对楼市来说,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供求矛盾,从目前的市场来看,短期内供求矛盾还不能得到完全解决,楼市还会持续走高。至于股市,我想国家也没有必要进行打压,因为目前这种情况是经济发展国富民强的一种表现,是良好的发展势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