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法治视窗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上海地产
 第A26版:上海地产
 第A27版:上海地产
 第A28版:上海地产
 第A29版:上海地产
 第A30版:上海地产
 第A31版:上海地产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 · 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 · 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 · 运动特刊
 第B14版:汽车 · 运动特刊
 第B15版:汽车 · 车情车趣
 第B16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新法实解
 第B2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3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24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A31版: 上海地产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0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数房商看好后市

房蓉 李真

薛建雄
丛力
赵旭
杨健
曾剑峰
马冀
韩建君
杨子江
李启勇
陈晓阳
郑建国
陈穗建

  □本报地产评论员 房蓉 李真 整理

  预测A

  楼市降温 持续调整

  楼市反弹力度有限

  陈穗建(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2005年底至2007年,股市赶上大牛市,楼市则再次进入调整期。造就这种规律的重要原因就是,股市、楼市同属资金推动型市场,根据供需关系决定价格,资金充裕购买力强,必然会拉动市场的发展。从目前来看,上海楼市这一反弹不会持续太久,因为楼市的调整还没到位,需要继续消化宏观调控的措施,自住性需求的主力已在2001至2005年得到满足,若等到第二波改善型需求出现,也需时间来加强经济基础。

  购房时机可望出现

  薛建雄(上海佑威房产信息有限公司研究中心主任)

  股市由于金融等大盘蓝筹的支持和红筹股回归,投资热点依然存在,未来依然是平稳向上的趋势。楼市与股市相同,在国家经济快速上涨的情况下,长期看好。只是在全国过去一年多的高涨(上海上半年的高涨)之后,购房能量有些亏空,需要有一段时间的调整,但是长期高走的趋势依然存在。经济快速增长也在使国民的购买力进一步增强。但是之后几个月的房价调整期里,购房可能会是最划算的时机。

  部分区域房价回落

  丛力(信义房地产企划研究室主任)

  来自信义的调查显示,10月份以来,业主频繁抬价现象已经明显减少,小部分业主意愿下调当前的房价。各银行最近又进一步明确了“第二套房贷”的实施细则,以此种发展状态来看,未来房价变化不会大起大落,部分区域会有价格回落的可能。至于大量游资会不会因此而转投股市,我认为其实市面上有多种投资工具,且在目前的状态下,股市市场分化加大,风险上升,因此,投资人变得更加理性。

  “跷跷板”出现是必然

  赵旭 (上海兄弟置业企划经理)

  对于股市来说,今年上半年冲到5000点,很多人获利丰厚,并转而投向楼市,应该说到目前为止,这一些获利已经消耗掉了,股市楼市进入一个新的“蓄水期”。目前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其实还是相对温和的,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市场供应量的减少,未来必然会出现市场上资金流变小,只能选择一边的情况。未来这两者大起的情况很难预测,但大落是不大可能的。

  预测B

  短期震荡 长期繁荣

  股市楼市双盘整

  杨健(锦和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

  股市楼市的“跷跷板”规律早已不符合现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的楼市与股市双线飘红。在近期,楼市与股市已经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股市有回落,楼市显观望。我个人认为,股市到6200点、6300点时又会继续盘整。而楼市经过近期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会有2个月的市场观望期,2个月后楼市成交量会继续稳中有升。

  供求决定市场走高

  曾剑峰(金帝集团营销总监)

  楼市和股市就好比血压和体温,他们相互间有一定的联系和反映,但根本的关系是和机体本身的关系。从现在的情况看,股市的走向很难确定,但楼市起码近三年内不会出现拐点。整个楼市2005年出现过拐点,刚刚经过调整,目前处于上升阶段。市场上表现强劲的是真正的刚性需求。加上供应量的减少,供求关系决定市场将继续走高。

  “快牛”变“慢牛”

  马冀(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研究经理)

  国内资金的流动性过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么多钱的投资渠道,无非是股市或楼市。然而,无论是股市还是楼市,目前获利速度都在放缓。经过2005、2006年的低谷,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报复性增长,经过前两三个月消化后,目前供需矛盾稍微缓解,但房地产市场整体并未出现大的颓势,房地产市场仍将会保持长期繁荣状态。

  下半年难有大波动

  韩建君(上海华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中国楼市长期上涨,其原因是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中国人口在红利高峰,加之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持币的增加,楼市几乎成为硬通货。下半年楼市应该不会有太大波动。而股市目前到了前期的高点,市场愈发敏感。许多股民为了保住胜利成果纷纷空仓观望。目前市场急需寻找新的理财类型。

  预测C  

  股市大牛 楼市大热

  出现拐点可能性小

  杨子江(大华集团营销副总经理)

  股市财富效应对楼市的影响是有的,并不是跷跷板那样简单的你升我降的关系。双方共同上升也很正常,不必太意外。至于楼市股市的拐点的出现,我只能说,据以前的事实来看,可能性不大。就楼市而言,市场供应量有限,价格达到一定量,需求会受到抑制,但市场的刚性需求始终存在,加上宏观政策的落实和消化,市场还将保持相对的平衡。

  “泡沫”论过于悲观

  李启勇(上海元易信担保有限公司 董事长)

  股市楼市的“U”型结构很正常,并且这两方面还都有足够的上升空间。楼市还存在着刚性需求,它和股市是相辅相成的,这两者目前的形势及未来的趋势都非常好,我相信三年之内,甚至十年之内都有上升空间。国外很多历史经验都能证明,目前中国处于一个非常繁荣的阶段,所谓的泡沫观其实过于悲观,部分过快是可能的,应该看到主流的发展,是稳健的,向上的。

  牛市上攻惯性仍在

  陈晓阳(资深证券分析师)

  目前,牛市的三个条件依旧存在:中国经济不断向前,上市公司超预期增长以及人民币升值。提高准备金率、加息等常规调控手段,对股市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等到股指期货的负面影响淡化,市场又会继续向前。国家出台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只会有利于楼市健康发展,不是刻意打压楼市,中国城镇人口不断增多,楼市想下跌也难。经济超预期增长,总的环境没有变。

  楼市还会持续走高

  郑建国(上海东旺房地产总经理)

  资金过剩以前也一直存在,那时候大家都把钱存在银行里。而现在大家的消费观念改变了,所以楼市和股市都表现出上涨的态势。对楼市来说,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供求矛盾,从目前的市场来看,短期内供求矛盾还不能得到完全解决,楼市还会持续走高。至于股市,我想国家也没有必要进行打压,因为目前这种情况是经济发展国富民强的一种表现,是良好的发展势头。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