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法治视窗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上海地产
 第A26版:上海地产
 第A27版:上海地产
 第A28版:上海地产
 第A29版:上海地产
 第A30版:上海地产
 第A31版:上海地产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 · 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 · 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 · 运动特刊
 第B14版:汽车 · 运动特刊
 第B15版:汽车 · 车情车趣
 第B16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新法实解
 第B2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3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24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10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踢得磕磕碰碰 赢得提心吊胆
——女青艰难拿到世青赛入场券
徐东海

  ■ 中国姑娘赢球后欣喜若狂 本版图片 TP

  1比0,“小玫瑰”终于没有让悲剧上演。在击败韩国队之后,国青女足如愿拿到了亚洲最后一张参加明年世青赛的入场券。堂堂连续两届世青赛亚军,如今为了参赛资格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看得督战的足协副主席杨一民赛后也不住感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啊,和朝鲜、日本相比,我们要提高的地方太多了。”

  压力空前

  说昨天的中韩之战是一场生死大战,相信绝对不夸张。半决赛1比4惨败给老对手朝鲜队,给女足亚青赛卫冕冠军中国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入场时,姑娘们全都神情严肃,一言不发。谁都知道,这场比赛如果输掉意味着什么,失利不仅仅意味着失去世青赛资格,不少球员的职业生涯都将因此改写。

  主帅高荣明将赛前绝大多数布置战术时间,用在做队员思想工作上。高荣明也有自己的苦衷,“这些队员基本上都是第一次打这么大的比赛,经验很欠缺。小组赛因为央视转播,有几个上去后紧张得不知道怎么踢了,战术发挥根本无从谈起。”此外,对手韩国队强大的实力,也增加了全队上下的紧张感。“技战术上我们比韩国强,但韩国是那种意志品质特别顽强的球队,真拼命了很不好对付。”高荣明坦言,打韩国队绝对是球队组建以来最难的一场比赛,“输不起,压力太大了。”

  拼到抽筋

  比赛的进程也证明了高荣明的判断。和中国队相比,韩国队队员技术一般,但拼劲十足。开场后,誓言击败中国的韩国队主帅李永基就站在场边,不停指挥弟子压上进攻。韩国队已经攻入4个进球的头号射手郑慧仁,表现相当抢眼。上半场,韩国队几次有威胁的进攻让场边绑着绷带的马晓旭看得提心吊胆,几次差点喊出声来。

  中国队的进球直到下半场第31分钟才姗姗而来,朱薇和阮晓清通过一次经典的角球配合,敲开韩国队的大门。这个进球和高荣明赛前演练的进攻套路几乎如出一辙。看台上的球迷开始有秩序地高喊“中国队必胜”。不过,韩国人之后的反击让现场上千球迷一颗心始终悬着,两支实力相近的球队几乎是在肉搏战中打完了接下去的20分钟时间。中国队多人拼到抽筋,而韩国队也已竭尽全力,东道主凭借更胜一筹的把握机会能力,艰难拿下比赛。

  激动万分

  终场哨响,中国队全体队员和教练抱在一起,喜极而泣。场边的马晓旭,也拄着拐杖来到场内,和队友们相拥庆祝。队友欢呼着跑向马晓旭,将一面国旗围在马晓旭的身上。对于这群女足姑娘来说,晋级世青赛意味着希望还在延续。主帅高荣明激动地表示,队员自己把握住了命运。

  尽管出线,但国青队本届比赛一路走来显然并不完美。惨败给朝鲜,和韩国两战难分难解足以说明,国青在亚洲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明年世青赛要想复制前两届的辉煌难度极大。对此,杨一民赛后也保持了清醒的认识,“能出线值得肯定,但这次比赛留给大家更多的是思考,怎么样认清差距,迎头赶上,争取明年世青赛取得成绩回报球迷。”

  本报记者 徐东海

  评论 071017119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