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 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2007重阳节99关爱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上海地产
 第A24版: 广 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上海地产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投资理财
 第A31版:上海地产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专题报道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4版:好吃 · 酒旗茶垆
 第B15版:好吃 · 调味金指
 第B16版:好吃 · 上海味道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上海地产
  
2007年10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田黄,又一种疯狂的石头

邻山

  ■ 田黄薄意雕《牧归》 石卿作

  近日在南京西路上海工艺美术品服务部工美珍宝馆四楼举办的中国百枚田黄石精品展吸引了沪上众多的收藏者。此次展览大师作品云集,共展出郭懋介(石卿)、郭卓怀(白羽)、郑幼林、郑世斌等数十位寿山石雕刻名家的田黄作品百余件。总价值将超过8000万元。其中一枚田黄冻《牧归》,由83岁高龄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郭懋介(石卿)设计雕刻,价值超过500万元。

  近年来,和田白玉价格疯涨,被称为现实生活中的“疯狂石头”。而产自福建寿山的田黄石的行情,并不逊于和田白玉,被称为又一种“疯狂石头”。千金易得,一石难求,已成为国内田黄石市场大热的真实写照。近日,在北京,一枚738克的寿山田黄石竟然拍出了3500万元。虽然田黄石身价节节攀升,但产量却在大幅减少,田黄石的主要产地福州的寿山乡区域几乎已无石可采,现在交易流通的田黄石要么是寿山石农前十几年的存货,要么就是有眼光的商家、收藏家的收藏品。石料之争不仅在商家间愈演愈烈,在雕刻名家间也是如火如荼。

  田黄石的名贵不仅缘于其日渐稀少,而且历来它就受到帝王将相、名人雅士的喜爱。康熙、雍正、乾隆、林则徐、陈宝琛、袁枚……这一长串的名字都记载了田黄石文化的辉煌与博大。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还收藏着寿山石作品1500多件,其中仅印章就有1200多方。这一切都吸引着收藏者不惜用金条换石头。

  据寿山石最新市场行情显示,好的田黄已经超过1克15万元左右,其中的珍品田黄石涨势更是惊人:一枚国画大师吴昌硕的田黄印章,30年间涨价4万多倍。2006年10月份,中央电视台摄制的《中国寿山石》热播;寿山石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这些都带动了寿山石之王——田黄石价格的狂涨。

  “收藏最好选择精品。”在这次展会上,陈孔兴、阮文琼等多位当地的寿山石农、收藏家、鉴赏家面对慕名而来的收藏者坦诚地交流他们的心得。一般来讲,一件田黄石雕刻品中,石料占其价值的60%,工艺占25%,石料的断代(指开采出来的年代)占15%。即使是刚刚开始学习藏石,也要选择相对好的成品,不仅是上乘的石质,还包括优良的雕工。而在工艺和原石的侧重上,他们建议更倾向于工艺,即藏名家作品。比如林清卿、郭懋介(石卿)、郭卓怀(白羽)、郑幼林、冯志杰(石癫)、郑世斌、林飞、陈文斌的作品,都具备升值潜质,若是选择这样的成品来收藏,升值潜力将是巨大的。邻山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