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 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2007重阳节99关爱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上海地产
 第A24版: 广 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上海地产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投资理财
 第A31版:上海地产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专题报道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4版:好吃 · 酒旗茶垆
 第B15版:好吃 · 调味金指
 第B16版:好吃 · 上海味道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11版: 好吃 · 优游食林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0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头与食欲

秦玉兰


  文 / 秦玉兰

  在成都火车北站附近的五丁桥,有家“光头香辣蟹”,是一家将人性研究透了的馆子。如果不是老同学在成都天天到处吃,发现了这家馆子,我断然不知还有这样的好去处。这些窝在成都的食客的天堂日子每每令我艳羡,有个好吃鱼的家伙,声称已经将成都以及郊县所有的鱼馆吃遍,一听说哪里新开张了吃鱼的馆子,他则势必驱车前往,不管地点多么曲里拐弯多么难找。

  一进“光头香辣蟹”,我就感到震惊。这家店的外在特点是无论男女服务员一律光头。这对男服务员来说还算容易,对女服务员来说难度就好比登天了。我怀疑这些女服务员不工作的时候要么得戴假发,要么得戴帽子,否则一定令路人侧目,被视为个性超酷的女子。其实光头很有讲究,一般头型不好的人不敢光头,极不美观。一个美观的光头,真是美艳啊。另外,我见到他们才想起来光头的实用之处:整洁干净。餐饮业最忌讳的事情是在菜肴中发现头发之物,而光头则彻底解决如此后顾之忧。且川菜喜好大起油锅,各种香味麻味辣味无孔不入,而厨师们的头发最容易吸收油烟。哈哈,若是光头,还怕什么呢?

  这光头极大地激发了食欲。首先是一股子豪放气概油然而生,动筷子动勺子都利索起来,豪迈劲头一来,胃口也开放了;其次是光头调动了体内的激素分泌,大干一场的想法蠢蠢欲动。光头男的男子气概十足,若是不笑,显得阳刚镇定,女吃客见了不免暗自多看两眼,若是微笑,显得格外可爱,如同邻家弟弟。光头女则平添妩媚,言语之间眼波流转,顾盼生姿,比长发短发多了一重神秘光环。但一家馆子徒有花哨的形式,噱头再足也不可能长久,幸好这店有内容,即看家的涮汤。

  这种吃法疑为火锅演变而来。火锅已经流行太久了,对其更改添置,也算继承传统发扬创新了。“光头香辣蟹”是用一种味道十足的红油涮汤涮出来的。这看家的涮汤,不是厨师就搞不懂怎么调制出来的:只见厚厚的一层红油之下,是滋味特鲜香的汤,其实油汤之间并无界限,油的功能也就是保温而已。有点类似火锅冷吃,就餐时不会烟熏火燎,也不用准备专门的“火锅服”。这时可将蟹、牛蛙、百叶等净品放入,过一会儿就可下肚了。每次去吃都觉意犹未尽,最为神奇的是人们对用过的汤十分喜爱,居然纷纷要求打包回家。这对于火锅而言是绝无可能的,但在“光头香辣蟹”却是一大特色。说老实话,将汤打包很麻烦,一般不是特爱的菜肴,不会去费这个功夫。可是用这汤下顿面条吃,鲜香滋味得以绵(面)绵(面)不绝,这点小麻烦就可以克服了。

  这让人回味的绵绵不绝的美味,如今却再难找寻,听说二三年前老板遭遇车祸,店也关门了。追随者同样的标题同样的菜式,遍布各地,恐怕也难以掩盖初创者的光芒。饮食与人物互为传奇,是民间感情的生动流露。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