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 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2007重阳节99关爱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上海地产
 第A24版: 广 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上海地产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投资理财
 第A31版:上海地产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专题报道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4版:好吃 · 酒旗茶垆
 第B15版:好吃 · 调味金指
 第B16版:好吃 · 上海味道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上海地产
    
2007年10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流水和白驹

赵丽宏


  两千多年前,孔子站在黄河边上,面对滔滔东去的流水,发出这样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如流水,不分白天黑夜,永远奔流不息,没有任何力量能使之停顿。孔子关于时间的议论,只有九个字,却生动形象,简洁而有力量,给人深远辽阔的联想。后人很多感叹时光流逝不可逆转的诗句,都源自孔子的这段议论。这九个字,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其实也是绝妙的诗句,它们的涵义和魅力,远胜过那些空泛的长篇大论。

  孔子是哲学家,一生都在思索人生之道,他总是用简洁有力的语言阐述他的思想,很少抒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孔子的言论中,属于抒情意味很浓的文字了。庄子是诗人哲学家,他也对时光阐发过类似的感慨,那就是另外一种风格了:“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旅途看似漫长,在天地间,其实只是一个瞬间,犹如骏马越过一条小小缝隙。“白驹过隙”,是典型的庄子语言。司马迁在《史记·晋侯世家》中这样引用庄子:“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比喻时光之疾速,人生之匆促,“白驹过隙”非常形象。其实,白马越过一条缝隙,是怎样的形态,谁也没见过,也无法见到,但那只是一个瞬间,确实人人都可以想象到的。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白驹过隙”中的白驹,并非指马,而是指日光,“白驹过隙”,意为日光迅速移动,掠过有阴影的缝隙,那是眨眼的工夫。所以古人有时称光阴为“驹光”,称日影为“驹影”。如元人袁桷的诗句“殿庐龙光动,琐窗驹影催”,清人倪濂的诗句“驹影难留住,惊看岁又更”;清代女诗人劳蓉君《忆舅家小园幼时所游》一诗中,有“惆怅驹光一瞬中,芜园卅载记游踪”之句。诗中的“驹影”和“驹光”,都是时间飞逝的代称。这类想象,都源自庄子的“白驹过隙”。

  曾看到有人引范成大的诗,证明宋人用过“驹光”:“日出尘生万劫忙,可怜虚费隙驹光。”这诗句中,和驹字搭配成词的,应是“隙驹”一词,组成“驹光”,是明显的错误。而“隙驹”,却是“白驹过隙”的又一种说法。文天祥《崔镇驿》一诗中,有“野阔人声小,日斜驹影长”两句,也有人误解诗中的“驹影”为庄子的“白驹过隙”。文天祥的“日斜驹影长”,是写景,诗中“驹影”,就是马的影子,在落日斜晖中,马的影子在地上越拖越长。这里的“驹影”,和庄子对时间的感叹毫不相干。

  将日光比作飞奔的白马,也是诗人的奇思妙想。我以为,“驹光”、“驹影”,都是有想象力的创造。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