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 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2007重阳节99关爱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上海地产
 第A24版: 广 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上海地产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投资理财
 第A31版:上海地产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专题报道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4版:好吃 · 酒旗茶垆
 第B15版:好吃 · 调味金指
 第B16版:好吃 · 上海味道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上海地产
    
2007年10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艺茶座
为“市民艺术家”喝彩

孙惠柱


  □ 孙惠柱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今年已经办到第九届了,这一届和往届有什么不同呢?人们最关心的是,老百姓可以怎么来享受这个节日。若干年前有识之士呼吁,艺术节要做到民有所享,一定要通过政府补贴降低票价。后来果然有了五十元的优惠票,不过要买到这个票还是不太容易。今年艺术节组委会和市邮政局联手推广优惠票,市民也可以就近到社区买票,这就更体现“人民的节日”了。

  昨晚在闵行开幕的合唱节以及陆续而来的200多项群众文艺活动令人振奋。闵行地区常年活动的业余合唱队有100多支,全市算起来数以千计了,其中有些还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合唱比赛,水平相当了得,完全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向应邀来参节的各国艺术家展现一下我们“市民艺术家”的风采。

  现今艺术节都有越办越大的趋势,但如果是同质的扩大,就没有太大的意义。国际上如英国的爱丁堡艺术节等一些著名艺术节,是在正规的节之外,再举办以小众的先锋艺术为主的“艺穗节”。先锋艺术在我国还不怎么发达,与老百姓的距离也稍微远些,所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没有借鉴这个模式,而是在专业的、经典的艺术之外,利用极为丰富的社区文艺的资源,让更为大众的“天天演”等活动成为特色。

  我曾在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夏季艺术节的免费露天舞台上,看过一流的专业艺术家和社区青少年的同台演出,颇具有一种象征意义,孩子们在台上十分投入,但水平不怎么样。而我们的业余演员参加国际艺术节,不仅仅是一种象征,更是实实在在的献艺。我们的“市民艺术家”如此众多,一定可以选出高水平的节目,不但在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亮亮相,还将在2010年世博会上大显身手。好呵,“市民艺术家”!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